第一百二十一章 宣傳(中杯)(2 / 2)

從外地過來旅遊的兩個客人,倒不是奔著禮品去的,而是打算坐免費車,遊覽一下馬宮鎮。“靚女,你們的草莓好貴呀!能不能便宜一點呀!”一個大媽似乎買過公司生產的草莓。

葉美芽笑著解釋起來:“阿姨,我們都是廠家直銷,這是最低價了。”

“去農場可以摘草莓?”另一個大媽也好奇地問道。

“我們觀光的地方,是和生產區域隔開的,這是食品安全的要求,暫時沒有開放觀光采摘草莓的業務。”

從外地過來旅遊的郭曉波,翻了翻參與票的折疊介紹頁:“小妮,你們公司的白鬆露也可以參觀嗎?”

“可以的,白鬆露的大棚就在南湖農場裡麵,到時候可以一起參觀。”

“我從小紅薯上看,說馬宮鎮那魚蝦很新鮮,價格還便宜,這一次過去可以去看一下嗎?”郭曉波老婆高雅一邊說,一邊還拿著手機拍來拍去。

“靚女,現在是中午,馬宮魚市一般是早上才有新鮮的海捕魚蝦,而且價格就比城區的市場便宜幾塊錢。”

不知不覺間。

中巴車已路過金町灣,拐了一個彎,才來到前往馬宮鎮的公路路口。

可以看到,路口兩側都是施工工地。

葉美芽指著公路兩側的工地介紹起來:“南邊靠山的工地,是我們公司的新辦公樓,北邊的工地是我們公司的員工小區。”

“你們公司還有員工小區?”

“免費分房嗎?”

“國企和單位都不分房了,在想什麼好事呢?”

“現在房價比以前便宜了不少。”

“便宜?一平還不是要七八千,還有那麼大的公攤,老子才不買。”

一眾客人嘰嘰喳喳討論著。

過了新鄉的加油站,再過一個小坡,很快就到了煙墩山產業園區。

中巴車緩緩停下來。

不遠處,已經有一輛中巴車停在路邊,另一個在海豐縣的分店店長,也帶著一批客人過來參觀。

剛好,葉美芽帶著客人下車的時候,就看到了另一個分店店長帶團從埃及塘虱養殖場出來。

“美芽!你帶隊呀!”

“是呀!”

“我先走一步。”

“嗯,拜拜。”

經過門口保安室一側的人行通道,葉美芽帶著客人來到了專門的觀光通道之中。

觀光通道是在鋼結構二層,通過腳底下的玻璃和一側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水池裡麵的埃及塘虱。

“這些水都是要二十四小時循環,經過多層過濾後,重新利用起來,可以節約淡水,也可以讓養殖池的水質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郭曉波貼著玻璃窗,看著池子裡麵活躍的埃及塘虱,好奇地問道:“這些埃及塘虱好大條,單純吃飼料嗎?不會是使用激素吧?”

“這位客人說笑了,激素太貴了,埃及魚本來就是生長速度很快,而且抗病能力非常強,根本不需要使用激素和藥物,我們最多使用大蒜素,這是天然的抗菌藥。”葉美芽解釋道。

二樓的員工通道上。

兩個員工一個人推著手推車,另一個人拿著定製好容量的大勺子,舀了一大勺顆粒狀的飼料,拋灑在下方的魚池之中。

緊接著又將一大勺玉米豆粕顆粒撒入魚池,最後再加上兩大勺子玉米杆和稻草、番薯葉粉碎的草粉顆粒。

經過室內養殖區,便來到了處理魚肉的生產車間,同樣是在觀光通道中,透過玻璃窗觀看工人處理魚肉。

隻見一條條埃及塘虱被倒入機器之中,從另一邊出口出來,就是四片大片的肉。

工人在流水線上,熟練地將魚肉從魚皮之中切下來,同時將靠近腹部那一塊脂肪含量非常好的大腹切下來,剩下的雪白魚肉,就進入下一道工序。

“這是在做魚丸?”

葉美芽點了點頭:“是的,這個車間是做黃金魚蛋的。”

緊接著,他們又陸續觀看了魚豆腐車間、紫菜魚丸、半成品魚片車間。

從工廠出來。

高雅小聲說道:“老公,感覺這些產品還可以,衛生狀況倒是沒有問題。”

“那是當然,人家都敢讓我們參觀了,肯定不會砸自己招牌。”郭曉波笑著搖搖頭。

葉美芽帶著他們步行過公路,來到了附近的一片養殖埃及塘虱的魚塘之中。

由於擔心養殖戶亂來,海陸豐公司已經收緊了使用廚餘剩飯剩菜喂養的方式,同時要求所有養殖戶必須做到人魚分離,既人居不能緊靠在魚塘旁邊,避免造成誤會。

“這些魚塘都是養殖埃及魚的,他們是做初步育肥養殖,後期就會集中送到工廠去進行二次養殖。”

這一戶養殖戶的魚塘塘壩上,有一棟鐵皮房子,葉美芽讓養殖戶打開了鐵門,裡麵的東西一覽無餘。

除了一些抽水機、割草機之類工具,就是大塑料桶裡麵的飼料。

“這些飼料專用的魚飼料。”葉美芽拿起一把4號飼料。

郭曉波還拿了一把,放鼻子下聞了聞:“好重的魚腥味。”

“這些飼料都是加了魚粉魚油。”葉美芽又拿了另一個大塑料桶的飼料:“這些就是通用的玉米豆粕飼料。”

“嗯,果然有玉米味。”

“這些魚還吃得不錯呀!”

“就不知道成本會不會太高?如果都有飼料,應該掙不了錢吧?”

客人們小聲討論著。

葉美芽趕緊宣傳一下公司在本地的幫扶項目:“各位,我們的埃及魚養殖項目,是馬宮鎮的重點幫扶項目,有很多養殖戶都是貧困戶,如果不能賺錢,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養殖了,使用飼料養殖,每畝魚塘可以賺一萬多塊錢,三個月收一次魚。”

“一萬多塊錢?”

“這項目還可以,不過三個月才賺一萬多,有點少呀!”

“你懂什麼?我姑丈養鰻魚的,一年一畝魚塘才賺一萬多,最好的年份就兩萬多。埃及魚三個月收一萬多,已經非常高了。”

“水產養殖收益這麼低嗎?”

“不然你以為農村的年輕人為什麼去大城市打工?還不是農業不賺錢,而且又苦又累。”

隱藏其中的托,引導著客人們的想法。

在葉美芽帶領下,他們繼續參觀了馬宮漁港罐頭廠、南湖度假村中央廚房、南湖農場。

所有人都領到了鰻魚罐頭,或者一小袋紅心番茄。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對埃及塘虱的心理抗拒下降了不少,至少對於海陸豐公司生產的埃及塘虱,他們不會覺得膈應,屬於可以接受的行列。

而海陸豐公司的其他產品,也讓一眾客人大開眼界。

顯然這一次宣傳策劃,是非常成功的。

隨著一車車客人參觀了工廠和養殖場,埃及塘虱在這些人的心裡麵,從以前的避而遠之,變成可以入口的美味佳肴。

而這些客人回去之後,又給江海食府和海陸豐公司的其他產品帶來了不小的宣傳,這讓江海食府的客流量穩步提升,同時公司的草莓、番茄、人參果、鰻魚罐頭和白鬆露,銷量也跟著上漲了不少。

這種開誠布公的宣傳,極高的生產透明度,不僅僅讓客人認可了海陸豐公司的實力,也可以消除一些誤會。

畢竟海陸豐公司對於自家產品信心十足,自然不需要藏著掖著。

越是藏著掖著,一旦被曝光了,反而會陷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困境。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