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1 / 2)

院子裡。

朱棣,正在向趙集介紹燧發槍。

或者說燧發槍和鳥銃他都在介紹。

趙集今天是第一次聽見鳥銃,他已經覺得真是歎為觀止。

哪知道還有燧發槍這種神物。

當他聽到朱棣說到燧發槍可以自生火,用燧石來代替火繩這一結構時……

那表情是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隻見老趙也沒管這裡還有一堆人,他一拳錘到牆上。

比早上的朱元璋等人還要激動。

“造燧發槍!!!”他低喝了一聲。

那是讓朱安寧的臉都黑了下來。

明朝的人,是不是真就有燧發槍執念,每個聽到這槍的人,都說要造……

感情自己能用手搓一把出來是吧!

而朱棣看到趙集的表情,也是覺得這老趙會不會過於激動,連忙做了個下壓的動作,示意小聲些。

畢竟院子裡麵還有一個先生和兩個讀書郎,外加一個一直旁聽的朱家管事。

“趙大人,火繩槍……或者說鳥銃,也是好東西,總歸是比我們的火銃要厲害的,特彆是範圍,要比咱們的火槍大得多。”朱棣緩緩開口,他不想否認火繩槍,因為從朱安寧的語氣來看,他也知道燧發槍一定不好造。

所以先用火繩槍過渡,再嘗試造燧發槍,應該才是最好的方案。

聽到朱棣並沒像早上那樣,不管不顧說就是要燧發槍。

所以,朱安寧也終於是鬆了口氣。

“鳥銃定然是比現在咱們用的火槍要好的,現在火槍撐死五十步,鳥銃保守可以去到一百步,火繩點火的方式實際比點火快不了多少,但是依舊還是要便利些……隻是缺點也不是沒有……”他頓了頓,剛下繼續說下去。

朱棣卻接過了話。

“和現在的火槍一樣,容易受潮,無法點火對吧。而且在戰場上,環境多變,有些時候是不方便點著火繩的,比如伏擊的時候。”

他寥寥幾句話,就說出了火繩槍的缺點,這倒是讓朱安寧有些意外。

“嗯?小燕你真是懂行啊……”

朱棣準確地說出了鳥銃的缺點。

是讓朱安寧刮目相看,平時看著是個莽夫,一到打打殺殺,他還是有點說法的。

會不會,這伍燕,真的是打仗的天才啊?

朱安寧滿頭問號,但是卻又不好打斷兩人的對話。

其實一個地主家兒子,和一個三品大員在這裡談笑風生,是很奇怪的。

朱安寧思來想去,也隻能認為是伍文實在是牛逼,影響力巨大啊……自家弟弟都能和三品大員說話了,兩人好像還挺熟的樣子……

還是說那伍爺……家境真的不一般!

朱安寧猛地開始覺得不對勁起來。

這伍家……似乎是能量過於龐大了……

之前幫忙辦事都還在正常範疇,但是這直接給自己把工部的虞衡清吏司連帶一票官吏都給運來了……

麻的,不會是什麼朝廷高官扮豬吃老虎來誑自己吧!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朱安寧的臉有點綠。

他拚命開始想,這明初有哪個高官是自己是朝廷命官,兒子在東宮的。

結果思來想去,就想起個宋家……

但是宋濂都告老還鄉了,宋慎他也見過……

而且老伍頭姓伍啊!

想了老半天,一無所獲,但是他已經打定了主意,下次這老伍頭過來,堅決不能再隨便鍵政了。

多少後背有點濕。

明朝的人,不真誠啊!

可惡……

而朱棣哪能知道他就是和趙集聊了一會,順便發表了一些軍事運用上的見解,就能讓朱安寧腦補出那麼多東西。

兩人還是在那說著火繩槍燧發槍的事情。

“而燧發槍就沒有這個缺點了,所以再難,也要把這槍造出來,鳥銃和燧發槍並用!”

朱棣眼睛閃過一絲精光。

藩王是有軍權的。

他隱隱有些熱血沸騰,霍去病可以封狼居胥,自己朱棣怎麼就不行了?駐守要塞?可以的話,他更想主動出擊!

趙集也是知道朱棣在激動什麼。

或者說,其實他比朱棣更激動。

他在這永樂莊都快激動一天了,激動麻了屬於是。

“這鳥銃裝備一般軍士,燧發槍裝備給騎兵……”趙集想了想這個場景,隻覺得大明應該會贏麻。

不過朱棣很快就給趙集潑了盆冷水,他開始說燧發槍的一些要點,必須彈簧鋼,必須燧石擊發的機構……

正當朱安寧準備點頭插嘴的時候。

一邊聽了許久的成梁,卻突然拉了拉朱安寧。

朱棣和趙集此時討論得正歡。

滿腦袋都是鳥銃,燧發槍,打他娘的一仗之類的想法,哪還顧得上朱安寧和成梁。

兩人便後退了一步。

朱安寧自然是

有些疑惑。

但是很快,他的疑惑,就轉化成了震驚。

因為,成梁,在他耳邊耳語道。

“朱爺,那城西的鐵礦石用不得,我聽說他們把品相好的運走去賣了,用了一些品相不好的鐵礦石抵給了工部……您應該懂什麼意思吧。”

懂……

當然懂。

這操作哪個朝代哪個年代都有。

但是這踏馬是明初啊!

怎麼才剛建立朝代就這個鳥樣了啊。

朱安寧皺起了眉頭,卻也是忽然想起了一樁明初的大案。

“不會是郭桓案吧!”他輕聲驚呼。

但是很快又閉了嘴。

成梁本來以為朱安寧會說什麼,結果就說了什麼郭桓,然後又閉了嘴,他也知道此時不能追問,便又是低著頭,默默靠到了旁邊。

此時的朱安寧臉色那是陰晴不定了起來。

不對……不對不對不對……他記得郭桓案是因為糧食問題,而不是什麼鐵礦石。

但是,官僚們什麼德性……這都不用猜,糧食敢動手,礦石就不敢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

想起了郭桓案應該是明初洪武十八年,現在還沒爆發。

但是貪汙這種東西,定然是一步一步滲透的……郭桓案的貪官,就不能是現在的貪官了麼……

他忽然覺得自己的穿越生活陡然拐向了不一樣的方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