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不是了。
燕大文學係是個大係,類似於後世的“文學院”,底下有中國語言專業、古典文獻專業、新聞專業……並不好惹,校友會年年搞,團結力極強。
幾代師生堪稱是星光燦爛,大師雲集。
但它的課程安排主要是進行文學上的研究,文學研究又不等於文學,和文學之間的區彆類似於做炸雞和孵雞蛋。
餘切憑借後世的方法論和知識積累,可能會成為一個一流的細分類彆的文學研究者,就像他在拉美文學研究上做的那樣。
然而,餘切卻不能憑借上課,成為大作家,因為這是天生的。
餘切就舉了個例子:“燕大現在最出名學生詩人是查海生,他是法律係的,才剛畢業。查海生的性格和法律人要求的嚴謹沉著可以說是毫不相關……我聽說,他總是留著很長的胡子、帶著寬大的眼鏡說一些誇張的話……大家卻都很喜歡他。”
“査海生是誰?”季線林有點茫然。
餘切連忙說:“他今年自己印了詩集《小站》,大家拿來看了覺得很好,他在學生裡很有名氣。”
“《小站》?”季線林點頭,手指頭在茶幾上扣著,“我想起這個人了……是寫的不錯,但是,也沒什麼可值得注意的。”
季線林的眼光很高。
確實,查海生的成名作《亞洲銅》還沒開始創作,他的詩歌還沒有被更多人認可。
餘切說:“我意思是,文學創作和係統學習是兩碼事,而且可能影響到這個人的創作風格。”
“哦,你以為我要你轉專業,這不是那麼回事!”季線林還是不滿意餘切的的回答,開始說的十分直白了:“餘切,如果你總是一鳴驚人,單槍匹馬,又惹出麻煩,那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關係來對待你?”
什麼樣的關係?
這句話搞得餘切恍惚了,似曾相識。
上輩子餘切和人談戀愛的時候,他天天和一個女生拉扯不清,女生也放任他倆親密接觸,餘切隻管推進度,就是不確立關係,有一天女生受不了了,就問出了同樣的一句話:
“餘切,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
餘切在心裡念叨幾遍這話,忽然明白了!
這是要一個邀約,邀約的背後是確定關係。
季線林讓他多靠攏文學係的圈子,成為其中的一員,當然數十年回想起來,也有他老季的功勞。
否則,餘切是一個彆家的孫悟空,任你再怎麼牛逼,和我西方如來有什麼關係呢?
馬識途給餘切作保,因為馬識途是餘切的老鄉。
咱燕大文學係對你而言啥也不是啊。
現在燕大最出名的是“詩人三劍客”,分彆是查海生、西川和駱一禾,隻有駱一禾是中國文學係的,他一畢業就進文學名刊《十月》做編輯。
查海生和西川,通通轉了一大圈,西川乾脆分配去研究美術,而查海生分配到政法大學做校園刊物的編輯,不是他寫詩確實牛逼,後麵沒他起來的事兒。
駱一禾平台最好,按照正常路子發展,他本來應該文學成就最大。
要不說餘切想得多呢!他腦子一轉,就肯定道:“我後麵當然要多來文學係,多看看現在的風向,我如果有什麼作品,也肯定要多和各位交流。”
季線林終於十分滿意:“餘切,你不要對文學社有敵意,文學社也可以是你的朋友,至於你自己有寫作的想法,也可以來找我聊。”
“我已經把五四文學社的得罪光了,他們這一波人不畢業,我肯定不敢加進去……我申請自己創個社團。”
餘切怕文學社這幫人作詩發狂了,激情作案報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