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新現實主義(三)(2 / 2)

文豪1983 小時光戀曲 2906 字 1個月前

不然為什麼我要創立社團呢?

就是要用燕大輻射到全國其他年輕創作者啊……跟著我走吧,彆瞎寫了。

五四文學社在多年前同樣是一個普通的學生組織,但他因為其中走出的文學家太多,深刻的影響到了中國的文學發展,反過來賦予其遠超出了社團的權力。

所以餘切才搞了個“新現實主義”社團嘛。隻是沒想到發育的這麼快。

這個教室的布局就像是一場發表演講的大會堂,所有人都看過了自己作品,露出期待的目光,而且把自己圍住。

有很多餘切的熟人,有未來的大佬,還有正在準備寫小說的新秀。

餘切還沒有說話,所有人嘰嘰喳喳等待著他,餘切還沒說話,所有人聲音小了,餘切還是沒有說話,大家麵麵相覷,一點聲音也沒有了,靜的像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能哢擦一聲發出聽得見的響。

餘切慢條斯理的,掃過了所有人。

俞敏宏和王鏘都在那,他們頭一次發覺了“沉默的力量”,這是一種可用的演講技巧。

俞敏宏看的渾身都熱了,他壓低聲音:“有一天,我也會像餘切一樣,用不說話逼得大家也不說話!”

王鏘反駁他:“老俞,你不說話,大家隻會說的更大。”

“為什麼?”

“因為你永遠不是餘切,你記住我這句話。”

還記得餘切打乒乓球的球拍嗎?

斯蒂卡,那是個瑞典牌子。

餘切這個時候忽然有種狂想——有一天,我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演講台上,在那個地方,我是不是還帶著這一副牌子,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出名寫的作品嗎?

我是怎麼來的?

我怎麼走到這的。

餘切說:“什麼是新現實主義?這是我一個胡謅的名字。就是因為我們處在了這個時代,十年二十年就天翻地覆了,人、事、物都在麵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老去新來。”

“我們作為文學創作者,也有責任,是不是要見證一些什麼,不要說引導什麼,至少真切的見證一些事情,把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我相信這種東西才能拿到讀者的喜歡。”

“比如之前有個小說叫《靈與肉》,現在改編成電影《牧馬人》了,那裡麵的男主角拋棄了榮華富貴,他選擇和自己的農村老婆在一起……我來到燕大之後,發現不是這樣,大家其實是迷茫的,表現出來就是吟詩作對、打架,精神世界很空虛。”

“迷茫是錯的嗎?西語係的人不迷茫,他們已經找到天堂,拚命的留學,願意付出很大的代價重頭開始,但是再過四十年,會不會發現自己做了件蠢事情?”

沒有人回答餘切,因為沒有人知道。

這裡有很多人可以留美,他們大多數人都去了不回來,有的人去了回來了,還有的人在學校領導的許多次勸阻下,最終放棄了機會。

餘切點點頭,給了大家思考的時間。

“所以我覺得,大部分作家其實無法引導什麼?我們沒有這種前瞻性,但可以記錄下來,時間可以去證明這些東西的價值。”

“而且,我們也會活到看到的那一天。”

說完了嗎?

說完了。

大家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都記住了“新現實主義”這個詞,他們自發的鼓起了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