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直球(2 / 2)

廚師劉學軍和何大明負責右側兩個灶台。

唐根生一人獨掌左側兩個灶。

這便是他替代王福林的策略。

他的底氣在於自幼習練的童子功。

這個‘自幼’,說的自然不是這一世,而是上一世。

紮馬步紮的瓷實。

雖然這一世沒有太多練習,可穿越機製很奇妙,唐根生的身體狀況在這兩個多月裡不斷變化。

陷入了某種微妙的狀態。

那個詞兒怎麼形容來的……

哦,疊加。

唐根生篤定自己可以勝任在不定時搖晃的餐車車廂內,完成兩個爐灶的掌控。

列車剛剛駛離車站,還有燈火在遠處點綴夜空。

唐根生他們便開始了烹飪特定的‘乾部餐’。

為此還殺了好幾隻老王八。

打算做個扯蛋湯。

劉學軍和何大明一開始不太放心,可等他們食材入了鍋,也就忘記再考慮唐根生的事情了。

這個年代的廚師非常敬業。

全神貫注的投入隻是基本功。<

br>

哪怕王福林這種心眼有些汙濁的,也隻會施展盤外招,唯一一次玷汙作品,也隻敢是大米飯。

怕被行內人集體鄙夷。

隻是火車不像飯店或者家裡廚房那麼穩當,隻要是行駛中就會有節奏的晃動,也會在不經意間突然來個無規律大搖擺。

站在餐車灶台前的人,就會晃得像喝醉酒踩棉花一樣。

這麼多趟列車往返跑下來,大家都知道餐車廚師做菜,必須腰馬合一底盤穩。

這是遊離在傳統正常廚師之外的車廚基本功。

而且煤火爐灶上麵的操作內台是鋼板的,偏裡麵一點和爐灶一圈都被燒的通紅。

煙熏火燎的,望聞問切中的望字訣天生就自動被廢掉一大半。

劉學軍和何大明都是眯著眼炒菜,隔三差五拿毛巾擦一把眼。

除了汗漬,就是熏出來的眼淚。

唐根生好一些。

他馬步紮的深,雙腿分立的更大開大合一些。

重心左右替換著,炒鍋不時在他的單臂手腕下翻飛。

食材們,也在晃動中循規蹈矩,沒有一絲逾越。

孫雪峰站在廚房門口,看著兩排廚師各自的操作,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就覺得自個兒準師傅姿勢帥氣逼人,比另外兩位大廚勝出很大一截似的。

唐根生揮了揮手,趕走熏煙的刹那往鍋內瞅了一眼,抓起旁邊備的黃瓜丁,一股腦倒入鍋內。

翻炒了幾下就直接拿了提前備好的盤子。

端起炒鍋的同時,另一隻手翻轉香油瓶,點入了兩滴香油。

淩空顛勺讓食材在鍋內翻滾了兩下,讓香味均勻揮發,再盛入盤中。

一大鍋菜,盛入了三個盤中。

唐根生放下鐵鍋,重心右移,照料另一口鍋。

孫雪峰見罷,趕緊衝進去,把三盤菜的方盤端到吧台,又翻身回去。

他要幫著刷鍋,再把備料和盤子重新擺放好。

因為另一個炒鍋馬上也要出菜了。

唐根生仗著自身的強壯和耐操,連續一個多小時的乾部餐就這麼一盤一盤造就出來。

口感不僅一點都不打折,甚至還略有提高。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