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嶄露頭角(2 / 2)

與一位竹編老藝人交談時,林愉誠懇請教:“大爺,您這竹編手藝太精湛了,傳承幾代人了吧?我想把這門技藝教給孩子們,既傳承文化,又能鍛煉動手能力,您願不願意當指導老師?”

老藝人滿是皺紋的臉露出笑容:“願意啊!就怕孩子們嫌枯燥,不好好學。”

“大爺放心,我們會設計有趣的教學環節,讓孩子們邊玩邊學。

您這手藝要是能在孩子們手中延續下去,那可是大功一件。”

林愉握著老人的手說。

新的手工藝課程開設後,孩子們興趣濃厚。

看著一根根竹子在自己手中變成精巧小物件,他們的成就感溢於言表。

家長們看到孩子的變化,也更加支持公益項目,有的主動幫忙收集竹料,有的來學校給孩子們講民間故事,為藝術創作提供靈感源泉。

為了給孩子們創造更多展示平台,林愉又打起了文化旅遊節的主意。

他向當地旅遊部門提議:“咱們山區自然風光美,又有獨特的民間藝術,要是在旅遊節裡設個孩子藝術作品展示區,既能豐富旅遊節內容,吸引遊客,又能給孩子們一個更大舞台,讓他們的作品走向五湖四海,您看行不?”

旅遊部門負責人眼睛一亮:“林老師,這創意太棒了!既能推動文旅融合,又助力公益,雙贏啊。

我們全力支持,場地、宣傳都包在我們身上,您就安心準備孩子們的作品。”

旅遊節當日,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區成了熱門景點。

遊客們穿梭其中,驚歎聲不斷。

一位遊客買下好幾件孩子的手工藝品:“這些東西太有紀念意義了,帶回去送人,讓更多人知道這兒孩子的才藝。”

聽到這話,林愉知道,他們又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外界的新窗口。

隨著項目涉及領域越來越多,資金管理愈發複雜。

林愉與財務團隊常常挑燈夜戰,梳理賬目。

一次,麵對一筆捐贈款項的使用規劃,大家意見不一。

財務主管眉頭緊鎖:“林老師,這部分資金按規定得專款專用,但現在有幾個項目都急需,藝術展覽推廣、山區學校設備維護、手工藝材料采購,到底優先哪個?”

林愉沉思片刻,說:“孩子們的學習不能斷,設備維護得跟上,先撥一部分保障學校正常運轉;展覽推廣關係到後續資源引入,也不能少;手工藝材料采購可以找本地供應商協商,看能不能先欠一部分,後期用作品銷售款補上。

咱們合理調配,每一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眾人按照計劃執行,資金難題暫時緩解。

林愉深知,要徹底解決資金問題,還得拓展多元化籌資渠道。

他關注到政府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積極申報項目資金。

在向政府部門彙報時,林愉信心滿滿:“我們的公益項目不僅是藝術教育,還帶動了山區文化產業發展,像手工藝作品銷售、文旅融合活動,都有潛力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希望政府能給予資金支持,助力我們把蛋糕做大,讓更多孩子受益。”

政府工作人員詳細了解後,給予肯定:“林老師,你們項目做得紮實,社會效果顯著。

符合政策扶持方向,我們會儘快審核,爭取資金早日到位。”

得到政府回應,林愉乾勁更足。

他馬不停蹄回到山區,與團隊籌備下一個大型活動——山區民俗文化藝術周。

這一次,他們要將藝術教育成果、民俗文化展示、旅遊推廣全麵融合,打造一場文化盛宴,讓山區公益項目邁向新高度,為孩子們鋪就更絢麗的未來之路。

籌備過程中,林愉與各方溝通不斷。

邀請民俗專家來指導傳統節目編排時,專家提出:“林老師,這祭祀舞傳承幾百年了,但動作複雜,孩子不好學,得簡化改編,保留韻味又便於表演,您看這樣行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