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抓住這個人!(1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4135 字 10天前

五月初一的清晨,北京城西南的良鄉驛館外來了一朱三青兩綠共六員大小官兒。

驛館之中,一個身著玄色道袍的人匆忙趕了出來,見麵就是長揖到地:“德完何德何能,勞諸位遠道來迎?”

身著朱紅官袍的隻有一人,他當先扶起這人:“子醇素有直名,如今起複都給工部,我就直言了:情勢如火,正要子醇仗義直諫!”

“……侍郎言重了。我病居故裡已三年,朝堂諸公都賢明方正,哪裡用得上我一個區區七品?”

“焉能自輕?”這個侍郎轉身指向其他人,“其中有德完相熟的,也有新晉。來,我一一說予你聽。同行入城,途中自當為德完剖明如今情勢。”

這些人裡,就有謝廷讚。

他看著曾任戶科都給事中、如今轉任工科都給事中的王德完,眼中頗有期待:“久仰大名!”

領頭來迎接王德完“病愈”起任的,是工部右侍郎姚繼可。

另外兩個青袍,一個是工部營繕司主事張嗣誠,一個是皇長子講官、右春坊右中允黃輝。

那兩個八品綠袍,則一是國子監丞,見麵就是一陣吹捧,說監生至今還傳頌王德完昔年如何直言敢諫、半年數十疏。

若朱常洛此時知道王德完事跡,可以給個“科道加特林”的評價。

另一是吏部照磨,王德完的報到,他來對接。

路途之中同行入京城,他們主要聊的還是如今的情況。

“國庫空虛!”姚繼可痛心疾首地說道,“如今戶部慮事不周,題本引起滿朝非議。這一節,我已與曰可等幾人言明。若非如此,今日他們就要具本彈劾戶部上下了。”

謝廷讚聞言無奈地拱了拱手:“國本大事豈容輕忽?若非姚侍郎攔住下官,我的奏本已經要呈上去了。”

姚繼可擺了擺手:“先有陛下敕令營繕大高玄殿,又端午將近,內臣報西苑龍舟已頗有殘破,今年或無法幸西苑鬥龍舟。陛下不悅,又令工部興龍舟之役。如今兩宮初成,三殿三門不速速開始營建,陛下何時才能禦門聽政?”

王德完慢步走著,沉默不語。

大高玄殿是世宗皇帝所建,而朝野間有流言:當年皇帝和鄭貴妃就是在大高玄殿有盟誓,約立其子為太子。

如今這麼個國本之爭關鍵時期,皇帝為什麼突然要敕令修繕大高玄殿?

它還好好地在那,哪有已經被燒毀的三殿三門重要?

姚繼可又指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嘉靖四十年重建完成的三大殿如今再次被燒毀,如果不重建起來,皇帝似乎還多了一個理由不上朝理政。

“賀郎中被貶去泰州,如今營繕司郎中仍出缺。三殿三門督修,我一個小小主事人微言輕。”

聽了張嗣誠的話,王德完看了他一眼。

賀盛瑞他是知道的。兩宮重修由他主持,一百六十萬兩的預算,他隻用六十八萬兩就建成了,這便是他被貶的“罪”。

大明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能省錢辦事的反而成為眾矢之的。

戶部從實際情況出發急中出錯,也差點被謝廷讚這些“直臣”誤噴。

“侍郎放心。”王德完痛心疾首地說道,“我病居西川,雖知那裡大木大稅大兵備之苦,然三殿大工,廊廟之觀瞻、臣民之屬望,斷不可再推遲!”

錢隻有這麼多,要優先把三殿三門重修,自然不該拿去修繕什麼大高玄殿和龍舟。

這也是國本之爭的一角!

黃輝和王德完是多年舊友,此刻憂心忡忡地說道:“某上一次為皇長子進講還是去年。從其伴讀太監王安那裡探知,皇後多疾,左右多竊意後崩,貴妃即中宮位。此國家大事,旦夕不測,書之史冊,謂朝廷無人。”

王德完聞言長歎,再對姚繼可一個長揖:“侍郎所言無差,確實情勢已如火!”

幾個人借迎接的機會統一了想法,才回到京城就聽說了今天的一個新猛料。

鄭國泰第五次奏請三禮,但這次與之前的說法不一樣。

順著戶部題本的謬誤,鄭國泰擺出了體諒財計艱難的姿態,建議先隻辦個冠婚,冊立和諸王分封可以再延後。

謝廷讚勃然大怒:“顛倒其詞,與明旨相背,恐釀國家無窮之禍!子醇兄,你我當糾劾之!”

王德完也沉著臉:“國本未定,弊政叢生!奸佞跳梁,一至於斯!我為六科言官,自當力諫陛下,正本清源!”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而這一天剛剛才報道的王德完,迅速就恢複往日火力,半日之內擬具五道疏。

一道疏,是他在老家西川親眼所見的民間苦狀:此前重建兩宮,從西川取大木,百姓飽受徭役之苦;如今礦監稅使在地方於正賦外又加征薪稅,百姓又飽受大稅之苦;播州平叛,四川百姓又飽受大兵備之苦。

第二道疏,則是他入京途中經過湖廣時,所見湖廣稅監陳奉荼毒地方,列舉了他的四大罪:欺君、盜國、虐士、殃民!

他說是在棗陽青山開礦,但傷了顯陵龍脈,那可是你曾祖父曾祖母的陵寢啊!

你知道你派出去的太監在刨你家祖墳嗎?

第三道疏,大高玄殿和龍舟比三殿三門還重要?楚蜀剩餘大木,修了大高玄殿,僅僅先把三門重建起來就不夠了,庫積之銀修了龍舟哪還夠辦其他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