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先革職一個
江南是大明的江南,也是江南諸姓的江南。
太倉王家,也是江南諸姓之一。
過去,王錫爵很看重名聲。為此既嚴格要求張居正,也嚴格要求他自己。
最終他還是丟掉了名聲。
如今還朝之後,他認識了一個不同的新君。
皇帝說,這是他境界提高了的表現。
六月三十,旨意頒告於外,新一科的庶吉士定下了名單。
狀元張以誠、榜眼王衡都在其列。
而這一次,二甲末尾的徐光啟也名列其中。
雖說二甲都有應試資格,但誰能想到二甲最後一位真能列入僅僅取十人的庶吉士名單?
乾清宮之中,庶吉士們一同謝恩。
朱常洛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他們了。
殿試時候、傳臚大典,他其實就見過。
“朕喜好駁雜!”朱常洛看著他們說道,“此次庶吉士之選,朕也是重實務、輕文才。翰林院除修史、承製、考選、講學,朕欲重新厘定衙務建製。翰林院之下,分設經史、詔製、讚畫、百家四館,各設掌館學士一人,從五品!”
說出這個決定,其次便是新科進士裡第一批授職的。
魏雲中心情激動地謝恩,翰林院讚畫館的從七品檢討,聽起來像是從實務層麵為皇帝出謀劃策的人——儘管他們全無經驗。
誰也沒想到最初開始改動的中樞衙署是清流源頭的翰林院。
自此後,從五品講讀學士、正六品講讀、從六品修撰、正七品編修、從七品檢討隻是品級虛銜。
一共四個侍講、侍讀學士,將分任四館掌館學士。
狀元張以誠,起步是詔製館的從六品修撰;榜眼王衡,則是讚畫館正七品編修;探花許獬,授經史館正七品編修。
徐光啟就這樣被分到了百家館任從七品檢討。
這也是難得的君恩了,畢竟此前每科選取的普通庶吉士是沒有品級的,隻是充入翰林院,“為國儲才”。
自這一天開始,大明翰林院之下有了正式的四個衙署,分管不同事務。
過於最重要的兩個常設差使:修史和承製待詔,分彆給了經史、詔製二館;另外的讚畫、百家二館,顯然更加引人注目。
皇帝經筵的講官,從在朝老臣、翰林院學士和四館掌館講讀學士中點選。
但讚畫館和百家館的翰林院官員們,分彆安排在了乾清宮南罩房處的禦前書房和養心殿南麵的隆道閣。
於是王衡、魏雲中、徐光啟和另一個被分在百家館的從七品檢討袁子讓就備顯不同。
第二天,王錫爵入直內閣、王衡入直禦前書房,這父子兩都能進入紫禁城、都在紫禁城裡辦公,終歸會讓人浮想聯翩。
這一天更得皇帝“信重”的,卻是徐光啟和袁子讓。
他們到了養心殿,在殿內看到了另一個人。…。。
“來,見過朕的叔祖。叔祖本可承襲鄭王,但醉心算學與音律,已有《律呂精義》數卷,你們二人或能與叔祖暢敘一二。”
徐光啟還比較懵,袁子讓卻眼裡一亮。
“難道是句曲山人當麵?”
“你知道本山人?”朱載堉也眼裡一亮。
“……臣失態了,陛下恕罪。”袁子讓這才感覺不太好,皇帝都說了那是他的叔祖,是本來可以承襲鄭王的世子。
可袁子讓在研究著等韻學,他確實好這一口,而且已經寫了一本暫定名為《字學元元》的四卷書。
朱常洛不以為意,反而麵帶笑容。
“徐子先,你也無需著急。”朱常洛對徐光啟說道,“朕還召了一個你的熟人。你高中進士,利瑪竇已經專門為你慶賀過了吧?今日月末,權且談天說地。”
“……陛下識得他?”徐光啟不知道利瑪竇麵見過皇帝兩次了,畢竟朱常洛要求利瑪竇不許打著皇帝名頭傳教。
“如今百家館隻當是朕的喜好。”朱常洛意味深長地看著二人,“百家爭鳴,於國有益。如今隻以侍講兼掌百家館,他卻並非朕心中良選。盼卿等能有所建樹,有利於國。將來,百家館或是眾矢之的。”
徐光啟和袁子讓兩人都心中一熱:檢討、編修、修撰、侍讀侍講……莫非這新設的兩館,以後會是寬闊坦途?
北京城中,新的庶吉士們隻是一個朝堂插曲。
對於江南那邊,蕭大亨、鄭繼之、李廷機的聯名題本和應天撫按的聯名題本上來之後,更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二批地方官員補任名單。
承天門外再貼任前公示,這一次赫然在目的,包含了一大批之前沒被調走的南京六部郎官及江南諸府縣的改任名單。
新科進士們終於出現其中,又是“北官”。
“……南京戶部主事。”
“……樂平知縣。”
程啟南和孟希孔麵麵相覷。
他們一個要去南京,一個要去剛剛出了大案的江西饒州府樂平縣。
誰不知道這一輪的江南補任牽連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