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隻是高一學生,沒有資本,所以隻能空手套白狼的借。
這種借。
李均想到了高利貸。
不過借高利貸也有點麻煩,畢竟自己年紀小,這一身高中生的衣服,哪個放高利貸的會借給自己?
這不像後世金融發展到網上就可以借貸,有些奸商瞄上校園貸,以學生的身份信息作為抵押,以果條果照威脅,貸給學生一筆錢,然後使勁地敲。
但是。
這個年代,成為李百萬,那個誘惑對他那是相當的大。
百萬啊,對比物價房價,這可相當於後世的幾千萬,上億都不止。
凡事找方法。
隻要辦法想到,錢就能借到。
他覺得包裝一下自己,找關係去借錢,還是沒問題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高利貸利息特彆的高。
他不怕利息高,哪怕是“大耳窿”,借錢一萬元,隻能得到九千元,但還款時卻要支付一萬三,又或是驢打滾,利息翻番,利息逐月成倍增長,再或是羊羔息,翻倍的又如何,幾倍又如何,因為隻要他做成了國庫券這事,那是五十幾倍以上的回報率!
所以,這事情他一定得做,一定要貸款到,因為這是他重生之後的第一桶金。
可不能錯過了!
現在在溫洲,民間借貸也是熱鬨非凡,溫洲全民經商,人人都需要借錢。
也很盛行借貸,前兩年明麵上的台會打壓了之後,現在民間的融資都是在地下,要麼是通過地下錢莊,要麼是私人老高。
現在不管是地下錢莊還是老高那裡都是存錢的少了,借錢的多了,華夏的1987年,也就是去年全國人民燒起了一把大火,憤怒地把溫洲皮鞋給燒了,劣質的溫洲皮鞋裝了幾天就成了破爛,消費者怨念隨火勢蔓延到了溫洲的其他商品上,溫洲柳區的劣質低壓電器,蒼南的假商標,永嘉的假廣告和殘次手表紛紛暴露在鎂光燈下,假冒偽劣問題紛紛見報。
站在未來看,那年夏天的那把火焰對溫洲來說不是壞事,成為眾矢之的溫洲人低頭藏起籍貫,一部分企業決心洗刷質量之恥,另外還有大批溫洲人轉而代理或經營外地商品,溫洲人從此走商隱姓埋名走遍世界,後來鄧公南巡講話,溫洲人乘著東方將積累下來的資本轉化為各地雨後春筍般崛起的溫姓公司以及市場的啟動資金。
但是現在溫洲商人不太好過,產品賣不出去,隻得到處拆借度日,火了地下錢莊,火了老高們。
那些高利貸們。
他們現在可都是大爺。
你要借錢你還得先找門道。
再說1987年去年溫洲的那場大火,紙皮鞋傳說,對溫洲打擊深遠。
借貸變得真的很難。
直到九十年代末,十年之後,溫洲人的民間資本才再次變成借錢的都是大爺,他們恐怖的聚集資金湧向房地產,買房如買菜,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炒房客。
後世的溫洲的發展史其實也是一部借貸史。
如今特彆時期,有關係才能借到錢。
那麼那裡找關係,李均隻是隔壁班的王雄快要輟學去經商了,他的兩個大哥都是做生意,他覺得他們自然是認識放高利貸的人。
不過李均不認識王雄,後來隻是通過報紙和溫洲的新聞還有一些其他地方知道他,因為他就是當年“膽大包天”承包飛機的三兄弟之一,他的兩個哥哥帶著他後來混出驚人的事業,他們被譽為溫洲人的驕傲……
三兄弟中那個王耀是最厲害的。
不僅是年齡最大,而且其闖蕩社會也最久,形形色色的人他都認識,才有了他後來“膽大包天”的資本。
所以李均想通過王耀找到放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