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吧。”宋芫滿臉笑意地看著舒長鈺。
“還不錯。”舒長鈺唇角微彎。
夜幕漸漸降臨,水榭周圍的燈籠逐一點亮,照亮了亭台一小方天地。
酒後飯飽足,宋芫吃得太撐,還打了個嗝,連忙喝了口茶壓了壓,隨後,他問宋爭渡:“二林,
宋爭渡搖頭:“今年的院試時間上太緊湊了,若是倉促應考,就算能考中秀才,也名次不高。我想再跟夫子學幾年,充實一下自已的學問,然後再參加院試。”
而縣試、府試、院試名次排前等的生員,進入縣學後,可取得廩生的資格,那不僅有官府每月發放的廩米六鬥,還有每年四兩廩餼銀。
所以他想再沉澱幾年,把學問做紮實,爭取在下次院試順利取得廩生資格。
見宋爭渡有自已的想法,宋芫不覺笑了笑:“咱慢慢來,不著急。你才十歲,還有的是時間,不急一時。”
“學問這事兒就得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這幾年你就安心跟著夫子,勤勉學習,積累知識,磨礪心性。”
太早去追求功名,容易讓人心浮氣躁,根基不穩。
宋芫心想,反正他手頭有銀子,供二林再個讀十年八年都不成問題。
“那明天咱們先回去,你這一趟出來也夠久了,二丫那小妮子經常念叨著你。”宋芫說。
說起妹妹們,宋爭渡不由抿嘴一笑:“好,大哥。”出來一趟將近兩個月,他也有些想念二丫和丫丫了。
這晚,宋芫拒絕了跟舒長鈺同床共枕,跑去跟宋爭渡一塊睡了。
不然明日他就甭想早起。
晚上兄弟倆聊著天,宋芫問他:“一路上還順利嗎?”
宋爭渡回道:“去的時候,有個同
窗吃了生水,鬨了肚子,耽擱了些行程,多虧大哥你準備了藥。後來大家也都謹慎了許多,再不敢隨便喝生水。”
“這一路上,也見識了不少風土人情,倒是長了不少見識。大哥,家裡最近可還好?”
宋芫說:“家裡一切都好,就是二丫時常念叨你。你不在的這些日子,她沒少纏著我問你的情況。”
宋爭渡臉上露出一點笑容:“我有給她們帶了手信。”
“給你的盤纏還夠用吧。”宋芫問他。
“夠用的,幾個同窗還給我湊了車馬費,說是搭乘了舒四哥的馬車,理應分擔一些費用。”宋爭渡遲疑道,“大哥,我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要不我將銀子交給舒四哥吧?畢竟是搭乘他的馬車,同窗們湊的這份錢,我拿著心裡不踏實。”
宋芫:“他不差這點銀子,你就收著吧,若是過意不去,就請同窗們吃頓飯,也算是還了這份人情。”
他接著說道:“出門在外,人情往來在所難免,你也不必太過糾結。重要的是,你要珍惜這些同窗情誼,以後在學業上也可互相扶持。”
宋爭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哥說得是,我明白了。那等回去後,我就找個時間請同窗們聚一聚。”
“這就對了。”宋芫打了個哈欠,“咱們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繼續趕路。”
兄弟倆結束了談話,各自躺下休息。
這一夜倒是相安無事,舒長鈺居然沒半夜偷人。
然而宋芫起來發現,舒長鈺有事一早出門了。
宋芫連道彆都沒來得及說,隻好讓人把他的驢車牽來,載上宋爭渡回西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