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合擊(1 / 2)

漢月當空 趙金生 2172 字 1個月前

為了迅速擴大戰果,儘早實現推翻秦王朝的願望,陳勝將吳廣封為“假王”,代理張楚政權,封蔡賜為上柱國(軍事最高指揮官)。隨後,兵分多路,向秦統治地區發起強大的攻勢。

陳勝的第一目標直指秦帝國心臟中心,為此,他集中優勢兵力,派出三支隊伍。

第一支,由“假王”吳廣統率,向北對滎陽發起進攻。計劃拿下滎陽後,奪取敖倉,然後經函穀關打入鹹陽。

滎陽是曆史上最著名的幾個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之一,位置大約是今天的河南滎陽。它既是秦帝國的水陸交通樞紐,又是護衛敖倉的關鍵節點。守衛滎陽的秦軍統帥是丞相李斯的寶貝公子,時任三川郡郡守的李由。

丞相李斯不用說了,肯定與大秦王朝休戚與共,由其長公子李由親自坐鎮滎陽,足見秦帝國對滎陽的重視程度。這與其他郡縣有著天壤之彆。當時相當多的縣令、郡守為求保命,隻要起義大軍一到,順風而倒,紛紛改弦易轍,但李由是李斯的兒子,他沒有叛變秦帝國的資本,無論對手是誰,他隻能為秦帝國硬抗到底。因此大概率吳廣這一路大軍很難有所斬獲。當陳勝派出的幾路大軍捷報頻傳的時候,吳廣卻在滎陽城下磨蹭了4個月,毫無進展。

陳勝派出的第二支部隊,是由周章率領的起義軍。周章,字文,很多書也稱周文。他楚國陳縣人,戰國末年,曾為楚國名將項燕推算時辰吉凶,還侍奉過春申君黃歇,他主動找到陳勝,自報家名,稱熟讀兵書、懂得兵法。由於吳廣止步於滎陽,周章建議另外派遣一支大軍,繞過滎陽,直接奪取函穀關,通過函穀關進入關中。

項燕和春申君都是戰國後期名人,陳勝相信了周章,授予將軍印,命周章領兵西向攻秦。

這一路的運氣實在是好,周章打著張楚的旗號,一路高歌猛進,沿途經過的楚地不斷有大量楚國人加入到隊伍行列來,等到達函穀關時,已有戰車千輛,士卒數十萬。

公元前209年10月,周章已經進入戲亭(今陝西臨潼東)。這裡是原秦國地界,生活著大都是秦國百姓,原來那種一呼百應的場麵消失了。周章於是下令,大軍就地駐紮。

秦二世胡亥即位時年僅二十一歲,他終日迷戀於花天酒地之中,將秦國的大小政務統統交給趙高,自己則與左右寵臣終日遊戲娛樂。麵對來勢洶湧的農民起義,一概不聞不問。

等周章大軍駐紮在戲亭時,趙高才不得不把這個消息報給了胡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