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合擊(2 / 2)

漢月當空 趙金生 2172 字 1個月前

周章這一支大軍是陳勝派出去最成功,也是對秦帝國威脅最大的一支勁旅,短短幾個月威震秦廷,但起得快,倒得也快,隨著章邯的出場,張楚政權的滅亡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

第三支是由宋留率領的起義軍,計劃向西南進攻南陽,從武關進入關中。

宋留領兵向南陽郡發起進攻,與南陽太守齮展開激戰。南陽本是楚國界內,本地豪族紛紛響應起義軍,前來投靠宋留的人越來越多,而太守齮麾下除了將領是秦人外,手下士兵幾乎都是南陽本地人,大多數人還是認同楚國。

雖然南陽還沒有拿下,但秦軍困守孤城,難有作為。他本來還想在南陽與太守齮切磋一陣,但周章拿下函穀關的消息傳到南陽,宋留怕被周章搶了頭功,於是親自率主力西進,準備攻擊武關,他留下部分士兵在南陽盆地打遊擊,一方麵擴充兵力募集糧草,另一方麵防止太守齮從背後夾擊。正當準備奪取武關時,突然又傳來了周章兵敗自殺的消息。宋留十月兵臨武關。十一月,就得知周文兵敗,他果斷放棄武關撤回南陽。十二月,不斷有壞消息傳來,吳廣被下屬殺死了,章邯率領秦兵南下威脅陳縣。宋留隻好退出南陽,計劃領兵趕回陳縣勤王。

回軍陳縣,正常路線是走南陽郡的陽城、進入潁川郡。宋留打仗還是相當有頭腦,他覺得秦軍必定會在中途等他,所以他從南部進入陳郡,準備走新蔡再繞到陳縣後方。

可惜他麵對的敵人不是泛泛之輩,那是打敗周章大軍,挽救秦王朝於即倒的章邯。十二月,儘管十分的謹慎,宋留還是在途徑新蔡的時候,中了秦軍的埋伏,兵敗被俘。這是秦軍在戰場上活捉到的起義軍職位最高的將領。章邯大喜之下,將宋留押到鹹陽邀功。在趙高的極力鼓動下,秦二世下令將宋留車裂。

除了這三支目標針對秦心臟中心的大軍外,為了配合實現攻下鹹陽的目標,陳勝還分彆派出向北發展的兩支起義軍。一支由周市率領的起義軍,目標是原魏國舊地;另一支由親信武臣率領的起義軍,北渡黃河,向原趙國地區發展。就在這支部隊,陳勝給武臣配了兩個“足智多謀”的副將,這兩個人為秦末農民起義這一幕大戲增添了無儘的“色彩”,詮釋了人性肮臟的一麵。這兩個人我們後麵還會介紹,這裡先按下不表。

另外,還有兩支向南發展的部隊,由召平率領的起義軍向東南進攻廣陵(今江蘇揚州);由鄧宗率領的起義軍,向南進攻九江郡(今安徽、江西)。

這幾路大軍,無論勝負,每一路都故事滿滿,甚至可以用好戲連台來表述。期間的人物、事件紛繁交錯,就像一團纏綿的亂麻,既相互聯係,又有獨自的頭緒。

不管怎樣,容我抽絲剝繭、一一道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