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第一日,整個北援的大軍,前進了接近一百十裡。
在十二個時辰之內,除開宿營以及途中休息、吃飯的時間,總計連續行軍了八個半時辰,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十七個小時。
由於攜帶了大量的糧草輜重和軍器,大軍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始終保持強行軍的飛奔狀態。
“一個時辰大約十三裡路,嘿嘿,老師,除了未知的契丹皮室軍之外,整個中原和江南地區,咱們羽林右衛可是獨一份呐。”楊烈神采飛揚的自吹自擂。
李中易隻當沒有聽見一樣,他背著手在大帳內踱步,時不時停下腳步,聽參議官們的大聲稟報,“稟參相,甲子2區,發現幾個可疑的商人,已經拿下。”
“稟參相,丁戍9區,有人騎馬闖關,已經被格斃。”
李中易點點頭,對於圍在身邊的幾十個參議官的工作效率,感到非常滿意。
所謂的參議官,其實是,李中易按照德國總參謀部的架構,組建的參謀班底。
這個時代的武將世家,以折家為代表,大多采取的是父傳子或是兄傳弟的傳統帶兵方法。
這些帶兵方法,凝結著整個家族參與地區爭霸的作戰經驗和教訓,對於外人來說,屬於不傳之密。*
問題是,這種血脈相傳的秘訣,等於是將萬千重擔係於一身。一旦,帶兵的主將出現嚴重的判斷失誤,那麼必定是統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悲劇性結局。
李中易也是帶兵多年的名帥。他深感,軍中事務異常之繁雜。一軍主將不可能連雞毛蒜皮的權力,都要捏在手上。
所以。早在靈州建立新軍開始,李中易就已經有計劃有步驟的在軍中推行參議官的製度。
糧草,有專人負責統籌調度;軍器有軍需參議官管轄,輜重後勤由後勤參議官管轄。
最核心的行軍打仗部分,也有一大群作戰參議官,替一軍主將,及時的畫出地圖,並且根據敵我的形勢對比,作出相應的初步判斷。
為了提高排兵布陣的效率。在李中易的安排之下,軍事地圖被參議官們劃分為若乾由天乾、地支,以及阿拉伯數字混合在一起的編號。
這麼一來,參議官拿到前方傳回來的情報之後,可以準確的向主將彙報,各個方位的詳細軍情。
經過簡化之後,包括李中易在內的全軍主將,從日常的繁瑣軍務之中擺脫了出來,負擔大大的減輕。他們隻需要根據參議官們提交的情報,作出必要的決斷即可。
大軍剛剛出動一日而已,北上的大路小徑之間,竟然連續性的發現不下八股闖關事件。這不可能不引起李中易的高度重視。
“白行,你說說看,有何蹊蹺之處?”李中易招手把楊烈喚到身旁。目不轉睛的盯在他的臉上。
楊烈歎了口氣,說:“學生還真不相信。這麼多的細作出現,全都是契丹人事先埋下的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