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藝的一個小練功房裡,馮老師正在給方同學上第一堂課。
“小方,你以後是要走影視表演的路子吧?”
方星河誠實點頭:“是的,馮老師,我喜歡影視多於戲劇。”
“正常,我也願意嘗試影視表演。”
馮遠征非常開明,隨後便提起了重點。
“那你就要理解影視表演和戲劇表演的本質不同。
戲劇表演是在封閉的舞台上,在全體觀眾的注視下,和固定夥伴完成連續的一整場演出。
沒有NG,沒有重來,隻有每時每刻都要繃緊的神經,相對更加誇張的肢體語言,以及必須清晰充沛的台詞。
而影視表演,是在開放混亂的空間,按照導演的需求,給出一個最飽滿的片段。
所以影視表演可以取巧,同一個鏡頭拍100條,你貢獻出1條高質量的片段,OK,足夠了。
王佳衛的電影為什麼愛出影帝影後?
磨出來的。
彆的導演恨不得一條就過,好省膠片,他可真是實打實的奔著100條以上去拍。
好,回到重點——
對演員而言,戲劇表演的整體難度顯然更高。
但同時,影視表演對於眼神等等微表情的要求,也要高於戲劇表演。
兩者的根本目的不同,導致差異的出現。
而這正是斯派教學忽視肢體的原因——在影視劇裡,麵部的細微表情排在第一位。
那麼這又有一個問題:你的訓練體係都不健全,怎麼可能沒有代價?
斯氏,最多隻能給出90分的答案。
格氏不一樣,我們最重視身體性,因為我們相信,隻有從身體出發,才能挖掘出最極致的情感,單純的斯氏體驗派做不到。
為什麼我們行,他們不行?
來,現在開始熱身,我用實例告訴你為什麼。”
方星河不言不語,默默跟著熱身。
馮老師把格氏吹得天下第一,這是人之常情,但方星河不會儘信,他有自己的判斷。
在經曆了一係列的放鬆動作,將肌肉充分喚醒,關節撐開之後,馮遠征帶他進行了一套名為“海豚訓練”的形體動作。
動作本身並不複雜——兩臂伸開,在教室裡有節奏的行走轉圈。
旋轉雙肩雙臂,胳膊肘儘可能向後撐開,雙手與雙臂反方向轉動,同時,肩膀往上縱起,並努力伸長脖子。
此時,要想象自己是一條海豚,逐漸增加節奏,使身體一點一點“拔高”。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知所謂?
但是,如果把強度提高到極致,把時間拉長,把動作做到完全精確,那麼奇妙的事情便會發生。
方星河按照要求,想象著要如同海豚劈開海浪那樣,躍出水麵。
隨著動作強度提高到極致,血往上湧,氣向上衝,好像有嘩嘩的海水聲隨著雙臂動作在耳畔湧動……
疲憊,頭暈,恍惚,身體不堪重負。
但在某一刻,當他奮力縱起時,忽然感到無比的自由、愉悅、酣暢淋漓。
極致的動作,確實帶來了極致的情緒體驗。
身體和心靈,從來都是共通的。
是了,海豚訓練並不是想讓演員像海豚那樣遊泳,而是激活心底那種對於“自由和酣暢”的情緒體驗。
馮遠征看著有些恍惚卻仍在堅持的方星河,滿意輕笑。
他開始引導少年的思考。
“看過《肖申克的救贖》嗎?
假設我是導演,現在要讓演員表演經曆長期關押,終於重獲自由的片段,要求是準確釋放情緒。
體驗派演員,如果他有過失去自由的經曆,比如被傳銷關押拷打,那麼好,他上去就給出了一個90分的表演。
再仔細磨一磨,或許能給到95分。
可是如果他從來都沒有過類似的經曆,那就麻煩了。
怎麼演?
導演你等等,我去找個監獄,體驗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