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靈魂的擂茶(1 / 2)

() 太平街上麵好吃的東西很多,並且大部分的東西都不是很貴,可以說是特彆實惠。長到這麼大,今天晚上可能是吳飛吃得最多的一次了。

賣各種各樣零食小吃的店鋪,在太平街上麵到處都是,並且大部分店鋪的生意都很不錯。有康柳她們這兩個在這裡生活過四年時間的人帶路,吳飛他們三個總是能找到一些藏在小巷子裡麵的小店。

大街上麵的店鋪容易活,隻要不是實在做的吃不下去,像在這樣流動人口多的太平街上麵,生意再這麼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要是做的好吃的話,像烤燒餅和炸臭豆腐這樣的生意,都可以做出名氣,然後做大做強。雖然做成世界五百強有難度,可是做成太平街上麵的前幾十強還是可能的。

不過小巷裡麵的店鋪,想要存活下來,那就要靠真本事了。雖然老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那也得就釀的香才行。

康柳和劉萍花就帶著吳飛,找到了不少開在小巷子裡麵的小店。在吃完臭豆腐和梅乾菜扣肉餅以後,幾人又返回賣擂茶的那個小店買了一杯擂茶。

經典肉豆腐就開在正街上麵,不過桃花姑娘擂茶店卻是在小巷子裡麵,在街上下車以後,還要往裡麵走一段路程才能來到擂茶店。

擂茶其實在吳飛他們村裡就有人做,以前村裡人多的時候,每天到了下半年不忙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會開始做擂茶。

以前吳飛家裡也做過擂茶,當時用來磨擂茶的擂缽現在還收在四合院的雜物間裡麵呢。

上次吳飛去雜物間找東西的時候,就看到了那個用了幾十年的擂缽放在那裡吃灰,隻不過因為很久沒有用,當時用來擂東西的擂棍上麵已經被蟲子咬出了很多的小洞,眼看著是不能用了。聽老爸說,那個擂缽還是吳飛的爺爺傳下來的呢。

擂缽的形狀和以前農村裡麵用來裝水的缸子一模一樣,隻不過要比水缸小很多。

形狀上麵大下麵小,吳飛家裡的那個擂缽算是比較大的,口子的直徑差不多有30厘米的樣子,高度也差不多。吳飛以前也見過那種小的擂缽,口子才十多厘米大小,就和一個大一點的飯碗差不多。

擂缽也是用泥巴燒出來的,和水缸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水缸的內外都是光滑的,而擂缽的內壁上麵卻有很多有缽低向缽口呈發射狀的紋路。

和擂缽配合使用的,還有一根擂棍。擂棍一般都用那種硬度很大的棍子做成,大部分都是用山上的雜木來做擂棍,不過也可以用油茶樹來做擂棍。

要磨擂茶的時候,就把做擂茶的材料都放進擂缽裡,然後用擂棍搗磨材料,把所有的東西都磨成粉末狀。

以前吳飛家裡做擂茶,一般都是用芝麻、花生、黃豆和茶葉混在一起,擂成碎末,最後再用一個網眼很小的篩子篩一遍,把那些粗的篩出來,那些細細的碎末就是擂茶了。

當然那些篩出來的也不會丟掉,還會一遍一遍的擂磨,直到最後隻剩下一點點才會拿去喂家裡養的雞鴨。

在做擂茶以前,那些做擂茶的材料,像花生、芝麻、黃豆都是先要炒熟的,就連茶葉也是要炒過的才可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