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2957 字 10個月前

這樣就可以暫時以這麼一個聯合體的方式來緩和大漢內部因為文、武以及禦史台之間的衝突而引發的矛盾和不必要的內耗。

而這樣一個成立於戰時的機構,讓李藎忱驟然間想起了後世的粘杆處,當然粘杆處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軍機處。

這和軍機處似乎彆無二致。

李藎忱也沒有想到因為陰陽差錯,這軍機處竟然會以這樣的形式被提出來。

在曆史上,軍機處的誕生意味著華夏的中央集權製度達到了頂峰,皇帝已經不再是天子,而是徹頭徹尾的上天。

在這個階段,加強中央集權固然很重要,甚至可以說李藎忱這麼長時間來在做的也是加強中央集權。從秦漢到三國兩晉的政治製度演變來看,中央集權專治製度對於華夏的統一和拓展有著無可比擬的貢獻,如果不是中央集權製度,甚至很難想象秦漢這兩個令後人都為之驕傲的龐大王朝會是怎樣的一盤散沙——隻是看南北朝的情況就能夠從中察覺到一絲端倪。

正是中央集權製度把整個民族捏為一個整體,從此世界上有了漢人這種稱呼,轉而逐漸代指一個民族,甚至是一個國家。

不過李藎忱也不敢一步到位,事實證明,在這個剛剛走出刀耕火種的時代,如果什麼都想要“一步到位”,和自尋死路並沒有什麼區彆,科舉製度這個徹底把世家扼殺掉的人才選拔製度也是經過隋唐兩個朝代的不斷完善、經過幾代君主或軟或硬的統治和引導,方才成為影響華夏千年、並且鞏固了中央集權統治的一種製度。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李藎忱不敢走的太快。

現在顧野王直接就把類似於軍機處的理論提了出來,讓李藎忱也不得不謹慎小心,在沒有徹底確定朝廷之內的世家不會對於朝廷現在才去的削弱世家的政策還有反抗之意的時候,李藎忱是不傾向於主動采取下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行動。

但是這一次是顧野王主動提出來的,自然也就代表著足夠數量的江南士族的意見,否則顧野王不可能真的丟下其餘世家不管不問,帶著吳郡顧氏隻是埋頭向前走。

更何況針對於這一次大漢製定的國策,似乎這樣的選擇也是注定的。畢竟這將是大漢第一次麵對一場舉國之戰的考驗,相比之下之前的西北之戰不過隻是局部甚至是圍繞幾個城池的小打小鬨罷了,南鄉之戰等等更不需要多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