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禦史台遇到了貪汙的官員,首先要做的更應該是核查他的罪行,看看他到底貪汙了多少,貪汙的又是什麼,然後再依法量刑,同時進行審訊,看是否能夠牽連出來同夥,是否有向上司送禮的情況,而上司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禦史台應該考慮到的,而考生回答的時候自然應該有自己的邏輯思路。
而第二道題則是假設考生是一次軍事行動之中的後方運糧官員,前方糧食吃緊,一時間後方的糧食又轉運不上來,應該怎麼辦。
這道題同樣也不簡單,因為考生需要回答應該如何協調地方州府和軍隊,兩邊都得安撫好,而問題又得解決,畢竟戰火如荼,可是不等人的,這個時候就要考生自己思考,自己手頭上能夠利用的有什麼,能夠通過哪些渠道獲得糧食,而後方的糧食送不上來又是為什麼,應該通過哪些方法解決?
第三道題,也是壓軸的問題,自然就是李藎忱開出的問題,如何治理一個郡府。
這些問題雖然看上去有些籠統,但是卻是實際情況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而且在出題的時候,並沒有為考生限製情境條件,也就是說考生並不能確定自己遇到的問題到底有什麼樣的前因後果,也不能確定自己手頭上到底有什麼東西。
以第二道題為例,考生所在之地是否可以就地征發糧食,這是不知道的,後方是因為糧食不夠還是因為道路崎嶇而或者人手不足才導致糧食運送不上來的,這也不知道。
換句話說,就是考生本身要有足夠的想象能力,能夠預想到自己可能會麵臨什麼問題。畢竟在實際情況中,一個新任官員初來乍到,的確是對於一切都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所以方方麵麵的原因、問題和解決方法都需要考慮到。
能不能想到所有的問題並且給出解決方法,這也是這一次殿試想要考察的內容。
考生們在經過短暫的詫異之後便開始奮筆疾書。
殿試是從上午就開始的,中間會由朝廷禦膳房統一安排就餐和半個時辰的原位休息時間,以保證考生的精力以及給考生喘口氣的機會,而考試一直持續到下午,在日落時結束。
在此期間,大殿之上所有的人,和考生同吃同喝同休息,沒有皇帝陛下的準許,任何人都不能走出大殿門檻一步。
即使是李藎忱,也就在龍椅上用餐。
不過現在李藎忱當然是坐不住了——他直接無視了自己的桌子上堆得滿滿的奏章,先走下來巡視一圈。
說實話,第一個問題倒並不是非常複雜,應該算三個問題之中唯一一個有相對明確範圍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