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前兩章章節錯誤,不要訂閱!)(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159 字 10個月前

() 崔景嵩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是不可理解。

隻是陳智深有些鬱悶的是,現在大漢缺少的是文官,最缺少的就是對北地的情況比較熟悉的文官,崔景嵩這種當然是最符合要求的一類人,結果崔景嵩這麼乾淨利落的自刎,他陳智深可就不好向李藎忱和急著要人的朝廷諸位尚書交代了。

不過崔景嵩此人一心求死,再加上他曾經身為北齊之臣投降北周的舊例,能夠低頭向大漢投降並且還被委以重任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就算是李藎忱和吏部尚書宗元饒再有膽量,對於此人的任用恐怕也得掂量掂量。

現在正是大漢急劇擴張的時候,人才固然缺乏,但是朝廷也好,陛下也罷,必然都不期望會在這個過程中摻雜進來沙子。

畢竟在大戰開始前不久,朝廷剛剛完成了吏治的清理整治任務,對從南陳時期就遺留下來的一些貪官汙吏進行集中打擊和清理。這些貪官汙吏多數早就已經“榜上有名”,隻不過之前朝廷一直受困於人才問題,遲遲沒有辦法將這些貪官汙吏捉拿正法,現在朝廷已經通過實際行動證明了科舉取士的可行性,自然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正好今年新選拔上來的人才都需要有足夠的空缺來安置,所以朝廷自然也就恨不客氣的讓這些貪官汙吏直接去吃牢飯了。

當然那些作惡多端的,甚至連牢飯都吃不上,直接就是斷頭飯。禦史台有白袍和地方軍隊甚至李藎忱親自調撥的禁衛軍全力配合,和手拿尚方寶劍沒有任何區彆。

但是這一次的“清理”工作也讓朝廷充分的認識到了一個問題,沙子,走到哪裡終究都還是沙子,不能指望這一個人從當初的南陳官員變成大漢的官員之後就會金盆洗手,甚至他們還會在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可或缺”之後,還會變本加厲。

所以在這一次北上的時候,大漢朝廷內部從上到下就已經達成了共識,對於投降的北方官員,也要先進行甄彆和篩選,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大漢的官員,免得反而最後給大漢地方造成負麵影響。

同時,大漢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接收北方地方州府的準備,既然不知道敵人那邊的人靠不靠譜,大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抽掉了不少地方骨乾官員和吏員北上,無論是什麼身份北上,最後都會以官員的身份安排工作。

因此對於北上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次不錯的機會,官員有可能會一下子提高好多級,而吏員更是有可能完成從吏員到官員的蛻變,吏員和官員,在古代是兩個幾乎難以逾越的階級,而如果能夠跨上官員這個等級,人的社會地位自然也就不一樣了,對於很多吏員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能夠抽開身或者還年輕一些的吏員,基本上都積極主動的參與了這一次北上人員的招募。

此時看著崔景嵩的屍體,陳智深的心情還是有些複雜。

或許對於崔景嵩來說,一死了之還真的是最好的選擇。

他重新抬起頭,漢軍已經越過了周人的營寨,前鋒的旗幟甚至已經要到許昌城了。陳智深提起一口氣,攻破許昌城,這是最後一戰,許昌之後,就能夠直扣洛陽的南大門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