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貿易,本來就不是軍方的事,曾經讓海軍代勞,那是因為當時大漢的造船資源都在向海軍傾斜罷了。等到商船的數量上來了之後,這個任務當然不讓的交給商船、交給商部,而海軍承擔的隻是沿途航線的開拓以及護航的任務。
所以王昌需要征用商船以運輸軍隊,必須要和商部協商。
海軍陸戰隊用不著專門征調商船,憑借著海軍已有的一些大型運輸船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海軍還負責對外開疆拓土、探索南洋大大小小島嶼的任務,運輸船雖然不多,還是有的。
可是憑借著海軍陸戰隊,顯然難以征服整個高句麗,所以海軍負責轉運的還要有更多的陸師部隊,這就需要征用商船了。所以這件事還有太尉府以及陸師在其中,顯而易見得需要好好扯皮,不然的話也用不著王昌親自前來洛陽麵見李藎忱。
李藎忱直接表示了海軍要和出兵遼東的陸師齊齊行動,王昌當然是慨然應諾。
至於扯皮的事,那不是這個時候就拿出來叨擾陛下的。
李藎忱接著又詢問了王昌幾句南洋現在發展的情況,便把話題重新轉移到對高句麗作戰的整體指揮上。
“諸位愛卿覺得,此次誰掛帥更為合適?”
三雙眼睛齊齊看向李藎忱。
誰掛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您老人家怎麼辦?
大戰一起,又是在遙遠的遼東,麵對的還是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對手,李藎忱絕對不會在洛陽穩坐釣魚台。
所以大家想知道的是,陛下打算前往鄴城乃至於幽州坐鎮,還是乾脆禦駕親征?
假如是前者的話,那的確需要一個能夠服眾的主帥,比如蕭世廉和裴子烈。不用想,裴子烈身在西北,這任務肯定落在蕭世廉肩膀上了。而假如是後者,那就得麻煩驃騎將軍乖乖坐鎮洛陽了。
蕭世廉的眼神之中,更多幾分躍躍欲試。
西北之戰,裴子烈也算是大出風頭。
總該又輪到自己了吧?
之前北伐之戰,名義上他是三軍統帥,但是實際上大家都得聽從李藎忱的調令,因此蕭世廉發現自己的受關注程度還不如當年率軍從關中進攻洛陽的時候。
畢竟人們所能看到的,永遠都是第一而不是第二。
“朕屆時最多坐鎮鄴城,都督後勤。”李藎忱也反應過來,他本身並沒有打算禦駕親征的,被這幾個家夥一看,也有些詫異。
反應過來之後,不由得在心裡吐槽一句,難道朕在你們心中都已經這麼浪了麼?
對付一個高句麗,還得親自跑到遼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