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對《哈姆雷特》的講解(二合一)(1 / 2)

“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

“如何定義存在?”

“生命與死亡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

"《哈姆雷特》中王子複仇的悲劇究竟蘊含了什麼深意?

"

這些都是《哈姆雷特》問世後,書迷們熱衷探討的議題。

"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

",這句話更是成為了書迷們最喜歡的一句話。

在北大哲學院的一場公開課上,哲學係的係主任、博士生導師呂文進教授針對網友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答。

他提到:“人性中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有人為了獲得權利,不惜殺死自已的親人,有人為了滿足情欲,迫不及待的鑽進了亂L的被窩,更有人為了金錢毫無道德與良知的出賣了自已的朋友。”

“什麼是自由?”

“人性解放以後,放出的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

“讓我們走進《哈姆雷特》,去尋找這一切的答案。”

“在書中,《哈姆雷特》的開篇便埋下了主人公一生悲劇的伏筆。”

“在哈姆雷特眼中,父親曾是完美的君王,母親則是愛神阿芙洛狄忒的化身,兩人的結合如同天作之合,王國則是他們愛情的伊甸園。”

“而在哈姆雷特的心中,同樣住著一位女孩,奧菲利亞”

“在他的眼中,這個女孩就像她的母親一樣,是一位純潔的天使,年輕的哈姆雷特,似乎擁有這個世界上的一切。”

“然而,當哈姆雷特得知父親的死訊後,他的世界開始崩塌。”

“當哈姆雷特親眼看到母親為了權欲而背叛了父親,爬上叔叔的床後,他才知道知道,原來他的母親並不愛他的父親,她隻是因為軟弱和需要穩定的生活,她需要的是王後這個身份。”

“隻要她是王後,誰坐在王位上並不重要。”

“這樣的真相讓哈姆雷特對人性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和失望,並開始懷疑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否都是虛假的。”

“在書中,哈姆雷特是這樣指責王後的:‘看看你做的事啊,把ZC變成了偽善,從真誠的愛情的熔岩上奪去了玫瑰色的光彩,畫上道傷痕,把婚約變成賭鬼的誓言。’”

“從此,哈姆雷特就再也不相信任何一位女人。”

“老國王鬼魂的出現更是讓哈姆雷特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他看到了父親被謀殺的真相,複仇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燒。並為他之後悲慘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如果扯開哈姆雷特童年的濾鏡,剩下的都是不堪的涼薄。”

“在哈姆雷特的一生中,他始終在複仇與自我保全之間掙紮。他既想要為父親報仇雪恨,又害怕自已會因此陷入更深的困境。”

“這種內心的矛盾與掙紮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厭棄之中。他從小就沒有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這讓他在麵對人生的困境時更加無助和絕望。”

呂教授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然後繼續說道:“另外,我們著重講一下奧菲利亞與哈姆雷特之間的愛情。”

“首先兩人的身份並不對等,一位是王子,另一位是大臣的女兒。這在當時的歐洲社會,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此外,奧菲利亞的父親波洛涅斯,曾經為了保全自已的利益,背叛了老國王,成為了新國王的心腹,這一舉動注定了他與哈姆雷特的對立立場。因此,哈姆雷特對奧菲利亞的感情從一開始就蒙上了陰影。”

“更何況,哈姆雷特對女性的看法,因母親的背叛而扭曲,他認為女人都是脆弱的生物,他們都難以抗拒情欲的驅使,這使得奧菲利亞在他心中的聖潔形象轟然倒塌。”

“於是他將滿腔怒火傾瀉於奧菲利亞,用尖酸刻薄的話語傷害她,令她幾近崩潰。”

"而當奧菲利亞得知哈姆雷特親手殺死她的父親時,這無疑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徹底崩潰,陷入了瘋狂。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她身著盛裝,自溺於鋪滿鮮花的湖泊之中。

"

“這朵盛開在鹽堿地的玫瑰,最終還是逃不過凋零。”

“在奧菲利亞的葬禮上,哈姆雷特終於意識到自已對她的深情厚意,但一切為時已晚。”

“而她的哥哥雷歐提斯在葬禮上向哈姆雷特提出決鬥,哈姆雷特無奈應戰。”

“決鬥前夕,新國王克勞迪斯為了確保哈姆雷特的死亡,為雷歐提斯準備了毒劍與毒酒。”

“最終,在兩人的決鬥中,哈姆雷特贏了。但是他和雷歐提斯都被毒劍所傷。”

“在雷歐提斯臨死前,幡然醒悟,他向哈姆雷特說出了新國王的陰謀。”

“這時,哈姆雷特也發現,誤喝了毒酒的王後已經毒發身亡。”

“於是,憤怒的哈姆雷特拿起劍,刺死了國王克勞迪斯。”

“在哈姆雷特臨死前,他拉著好友的手說:我死之後,請你暫時犧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這個冷酷的人間,替我傳述我的故事吧。”

呂教授繼續說道:“哈姆雷特從小就一帆風順,親情、愛情、金錢與權力,他應有儘有。他熱愛世間萬物,曾高呼人類乃上帝之傑作,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

“然而,當他的世界驟然崩塌,人性最陰暗的一麵顯露無遺,他逐漸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從前他隻看到世界的美好,現在他隻看到世界的醜惡。”

“哈姆雷特在世界的紛擾與內心的掙紮中徘徊,始終未能找到平衡。”

“在得知父親被害的真相後,哈姆雷特在猶豫和茫然之中選擇了裝瘋賣傻,用回避來麵對這殘酷的現實。”

“於是,在高強度的精神重壓下,他陷入了深深的憂鬱與瘋癲,卻也因此開始了對生命意義與死後存在的深刻探索。”

“哈姆雷特從生與死的困惑中,逐漸延伸出對未知未來的迷茫與對存在意義的質疑。”

“他曾對著一具骷髏發出感慨:‘亞曆山大死了,亞曆山大被埋葬。亞曆山大化為灰塵,灰塵變成土,我們用土做泥巴,誰能說人們不會用此泥巴來封個啤酒桶?’”

“再偉大人物最終也歸於塵土,那麼生命的真正意義又在何方?如果複仇最終也化為虛無,那麼他為何要堅守這無意義的行為?”

“這種信念的崩塌讓他無法為自已的行動找到合理的解釋,每一次的思考反而加深了他對無意義的堅信。”

“在這矛盾與衝突的推動下,哈姆雷特走向了悲劇的終結。”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哈姆雷特的複仇是想用死亡喚醒人們的良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