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跟你爹在夾河激戰時,平保兒在哪兒?他就躲在真定不出來?”
老皇帝越想越不對勁,憤然問道。
平安是老皇帝的養子,小名保兒,“驍勇善戰,力舉數百斤”,難怪老皇帝有此一問。
“吳傑、平安在行軍途中得知盛庸戰敗,隻得先撤回真定”,朱高爔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
他見過平安數次,印象頗佳,並非溜須拍馬的宵小之徒。
靖難之役,說到底,是朱棣和朱允炆這對叔侄之間的皇位爭奪戰,無論文臣武將支持哪一方,都有其儘忠的理由,無需過分苛責。
平安忠心耿耿,衝鋒陷陣,悍勇無比,可堪重用,朱高爔舍不得構陷,儘管他曾先後兩次險些將朱棣刺死於馬下。
朱高爔將儘最大努力,阻止靖難之役再次發生。
平安的親爹濟寧衛指揮僉事平定,在攻打元大都戰死,平安承襲父職,曾任密雲指揮使、北平都指揮使。
他數次跟隨燕王出塞征戰,對朱棣的用兵之法了如指掌。
可是,平安並未像陳亨、李遠那樣歸附朱棣,而是選擇對抗,直至戰敗被俘。
也許,他是為了對養父儘忠,畢竟,建文帝是朱元璋欽定的繼承人。
老皇帝重重地歎了口氣,顯然並未接受大孫子的說辭,“保兒跟你爹是有交情的。”
平安有意防水的可能性不大,嫉妒盛庸戰功的概率頗高,朱高爔在心中暗忖道。
隻不過,老皇帝更願意相信,平安消極怠戰是因為顧念舊情。
話說盛庸撤退途中,在單家橋留了萬餘將士駐守。
當時燕兵剛經曆惡戰,疲憊不堪,吳傑、平安若是趁機與單家橋守軍夾攻朱棣,未必不可一戰。
吳傑、平安不肯與盛庸合兵,導致大敗,倘若長時間按兵不動,必須給朝廷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則定然難逃禦史彈劾。
“礦期失律,勞師費財”就是現成的理由。
元末,元順帝的右丞相脫脫統領百萬之師鎮壓張士誠,正當將高郵圍得水泄不通時,禦史受奸臣指使,向元順帝上疏道:“脫脫出師三月,略無寸功,傾國家之財以為己用,半朝廷之官以為自隨。”
元順帝輕信讒言,將脫脫於陣前免職,削奪兵權。
因此,平安勢必要和朱棣甩開膀子大戰一場,哪怕隻是為了讓禦史閉嘴。
朱棣先派兵擊退盛庸餘部,而後移兵至樓子營,蓄勢待發,為對即將發生的大戰作準備。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吳傑、平安遲遲沒有動作。
萬一他們嬰城固守,豈不是白費功夫?
朱棣唯恐他們不來,隻得設法誘敵。
平安、吳傑返回真定後,從城外逃來很多逃避兵亂的百姓,他們攜家帶口,議論紛紛,說燕軍營中缺糧,已經派兵四出,籌措糧草。
平安、吳傑聞言不由得心中一動,燕軍戒備鬆懈,連忙派哨探出城偵察。…。。
哨探很快回報,燕兵確實四散取糧。
趁其不備,突然襲擊,打個打勝仗,便可以大功獨攬,揚眉吐氣一回,不必總被原本岌岌無名的盛庸強壓一頭。
心動之後,馬上行動,平安、吳傑都是執行力超強之人。
其實,那些逃難的百姓是燕兵所扮,平安、吳傑卻未能識破,心存僥幸,盲目自信,自以為戰機出現,勝算增加,興衝衝地帶兵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