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天聰汗在虎視天下(中)(1 / 2)

大政殿與朱明的乾清殿布局完全不同。

共議國事,全部有座位。

正麵有三個,兩側二十多個。

如今沒有上朝,黃台吉在後殿。

三人恭敬來到後殿,進門匍匐大跪,“奴才叩見大汗。”

黃台吉比他爹胖,眉宇之間比他爹還冷峻,兩撇細長的胡子如同兩根錐子帶著銳利直插人心,但嘴角又總帶著笑容。

陰鷙與和善共存,冷峻與溫潤結合,就是天聰汗。

看到三個奴才,黃台吉略微笑笑,伸手虛請了一下,“三位先生請坐,朕有事相問,先看看十四弟手裡的東西。”

三人領命,恭敬起身,這才看到多爾袞和豪格都在一旁。

範文程彎腰接過多爾袞手裡厚厚的一封信,原來是漠南戰事的詳細奏報。

戰事慘敗,很慘,但豪格與多爾袞在這裡,那黃台吉就不是問他們軍事問題。

三人一邊看,一邊火速思考應對。

無論是女真人、還是中原漢人,都很難理解黃台吉與多爾袞的關係。

範文程、寧完我、鮑承先作為投降的儒家漢奴,集士大夫虛偽、女真狠辣、官場厚黑於一體,十分明白天聰汗利用兄弟關係鞏固權威的偽善之道。

黃台吉繼位親手逼死了多爾袞生母阿巴亥,所有人都認為阿巴亥的三個孩子以後隻是個富家翁,即將徹底失去大政權力。

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就算阿濟格有點鬨心,黃台吉也沒有把他怎麼樣,依舊重用作戰。

多爾袞、多鐸與黃台吉的關係,更是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黃台吉繼位後,為了‘疼愛’兩位幼弟,避免其他人‘欺負’,把八旗中最強大的兩黃旗與幼弟手裡的兩百旗進行交換。

兩黃旗到兩位幼弟手裡後,黃台吉每次出征,多爾袞都是中軍,小小年紀就參與大議。

多爾袞也很有才乾,深諳威德之道,在降服遼東、遼北、遼西的蒙古人中屢立大功,成立六部時又一馬當先,為吏部尚書。

黃台吉竭力抬高十四弟的地位,好像多爾袞是他手把手教導的繼承人。

女真其餘貝勒一開始沒看明白,沒有多想。

現在大概明白了,黃台吉無聲無息,用幼弟的兩白旗來製衡三大貝勒。

效果非常好。

兩黃旗畢竟是大汗直屬,多爾袞和多鐸領了兩年,又送了回來,這一來一去,兩黃、兩白都成了大汗堅定的支持者。

那多爾袞豈非成了另一個‘大貝勒’?

想多了,鮑承先在這裡麵扮演了一點角色,兩黃旗換回來後,旗主是豪格,這位‘太子’是努爾哈赤親封的貝勒,按繼承關係而言,他是先汗指定的黃台吉繼承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