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隻是擋箭牌(2 / 2)

他是皇帝,他沒忘記她,他把她接進宮,封她做他的妃子,真好啊,這樣她就能和他在一起,忍著羞澀,她如小兔般眨著眼睛怯怯地看著對方。

說實話,成為宮妃,能夠和心儀的男子相守,她除過開心,旁的雜念一概沒有。父親是老獵戶,兄長在父親影響下亦是獵戶,娘是山下一農戶女,不過在生下她哪年大出血而亡。

自幼沒有母親,父兄對她極其愛護,即便身處山野,她卻沒吃什麼大苦,沒受什麼大罪。平日在家給父兄做做飯洗洗衣服,再就是雨後在林中采采蘑菇木耳,被帝王接下山的前十六年,她真得是吃穿粗糙點外,享儘了父兄的愛護。

平日父兄打獵難免會受些小傷,看著父兄采草藥自行包紮,她慢慢學會,後來一旦父兄受傷,皆由她親自包紮。她認識的草藥不多,包紮的手法也不是特彆好,但在傷者危及時不妨礙施救。

閨女(妹妹)身份陡然間轉變,這於父兄來說有驚無喜,他們不放心啊,不放心被他們保護得天真不知事的她,在深宮中無法生存。

以月妃的身份,她和父兄有見過一麵,當然,這是皇帝安排的,幾度看到父兄欲言又止,奈何她深陷對帝王的愛戀中,完全沒留意到這些。

父兄沒有接受帝王賜予的官位和饋贈,他們覺得在山裡做獵戶已經習慣,且不通文墨,無法勝任帝王的安排,離開皇宮前,他們跪地懇求帝王,隻希望對他的閨女(妹妹)多憐惜些。

天真單純,少不更事,在帝王的羽翼下,她起初極為安全。

這讓她對年長她二十歲的皇帝愈發深愛,愈發依戀。他有很多女人,不算正宮皇後和兩個貴妃,以及正式冊封的四妃,陪伴在他身邊的女人太多太多;

他還有不少兒女,最大的十九歲,是皇後生的長公主,緊跟著是皇後生的嫡長子,也是當朝太子,十七歲,偏偏如玉美少年,最小的尚在繈褓中,總之,男人身邊不缺女人,更不缺兒女,為此,她心裡難受好一陣子。

好在男人特彆寵她,但凡和她過不去的妃嬪,要麼當日被懲處,要麼一段時日後因這樣那樣的錯處,受到懲戒。

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她沒想過要對付那些和她過不去的妃嬪,可那些妃嬪失勢,甚至進入冷宮,甚至直接被賜死,

與她又有著脫不開的關係。皇宮好可怕,隨著在宮中生活的時間推移,她感到宮中一日比一日可怕,這在無形中使得她越來越黏皇帝,生怕在皇帝看不見的地方,她被人謀害而死。

而她不知道,在她被皇帝接進宮中,成為寵妃那日起,她身上便聚集起太多的嫉妒和惡意。

算計,爭奪,幾乎每日都在發生。可她怎麼都沒想到,被皇帝護在羽翼下的她,竟卷入皇後的巫蠱事件中。

棲鳳宮血流成河,皇後為證清白,為保護一兒一女,當著皇帝的麵撞柱而亡。

即將臨盆的長公主因失母大受打擊,早產,一屍兩命,太子被廢,流放苦寒之地,不過,據說太子在流放途中遭遇流民,不失所宗。

前朝後宮風雲變幻,中宮倒台,皇後的母族滿門被誅,太子一派被皇帝以雷霆手段清理,

這一切,全源於她,準確些說,全源於她宮中的一個毫不起眼的宮女,說無意間聽到皇後身邊的心腹宮女在禦花園一座假山後和人對話,內容不用多想,大概也能猜到一二。

這宮女覺得事關重大,來不及向她這個主子稟報,冒著觸犯龍顏之罪跑到皇帝麵前稟說。

很明顯,著很容易引人聯係到她這,說是她這個主子唆使自己宮裡的人詆毀皇後,對,一開始宮裡確實是如此傳的,說是那所謂的“巫蠱”,純屬在詆毀皇後。

而皇後向來寬仁大度,自認行的端做得正,沒有阻止皇帝派來的禁衛軍搜宮,結果在所有人震驚,難以置信的目光下,坐實了“巫蠱”之名。

成人巴掌大的小布偶上有皇帝的生辰八字,有皇帝寵愛的三皇子的生辰八字。

三皇子十五歲,生母是貴妃之一,因自幼聰慧,又因生母母族昌盛,極得皇帝寵愛。

曾一度有人暗傳,太子一旦下馬,上位的十之**是三皇子。還有人說,太子不過是皇上立的一個幌子,為安撫其軍功顯赫的外家鎮國公,才被皇上早早冊封為儲君。

無輪什麼樣的暗中傳言,皇後、太子一係,就那麼如同大廈傾覆般轟然倒塌。

她被前朝後宮傳的很厲害,被冠上“妖妃”之名,但她並未做什麼呀,皇後出事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為何要把中宮遭遇的一切扣在她頭上?

想找人理論,辯駁,找誰?

找誰理論,找誰辯駁?

宮妃們遠遠避著她,伺候她的宮人們背著她用異樣的眼神看她。

在皇帝麵前哭訴,得到的安慰是忍忍,時間久了,一切自會平息。約莫半年後,纏綿病榻多時的穎貴妃,也就是三皇子的母妃病逝,與此同時,三皇子封王,離京前往封地駐守。

所有人不解,皇帝明明很寵三皇子,怎早早就給三皇子封王,並把人打發到封地去,且封地雖和苦寒不搭邊,卻也不富饒,同時那裡時常發生流民暴動。

不等三皇子的事兒被大家消化完,潘玉芝這個月妃,這個皇帝的寵妃,被前朝視為妖妃的小女子,突然被砸下大餡餅,晉升貴妃。這在一些人眼裡心裡,愈發坐實潘玉芝與“巫蠱”事件有著密切關係。

數年後,一次偶然中,潘玉芝發現她似乎、好像愛錯了人。皇帝其實一點都不喜歡她,皇帝其實是在拿她做擋箭牌,皇帝真正喜歡的女子是九皇子的生母,一位在後宮存在感極低的冷美人。

潘玉芝自認她沒有看錯,仲秋宮宴,她忽然間胸悶,就想著到殿外透透氣,不知不覺間她走到禦花園,許是她腳步輕,又許是那相會的兩人斷定這個點,沒第三個人來禦花園,就未多安排人在四周圍警戒。

不大的荷塘相隔,涼亭中,男人攬著懷中的女子,眼裡儘顯深情和寵溺,不知男人說了什麼,懷中的女人掩唇輕笑,媚眼如絲。看到這一幕,潘玉芝以為是自己眼花,揉揉眼睛再去看,還是剛才的一幕,瞬息間,她的心如墜冰穀。

騙她麼?

對她的寵愛,看她的深情目光,對她說過的情話,全都是假的,全都是在騙她麼?

被接近宮數載,她不曾有喜過,為這她覺得對不起深愛的男人,不能為他生下他們的孩兒,可現實卻將她對男人的愛戀擊得粉碎。

不信,不願相信,若不喜歡她,大可以不必接她進宮;若不喜歡她,大可以不必給她那些庇護和柔情,大可不必對她說那些情話……忍著心痛,她回到寢宮,是的,她回了寢宮,沒有再去宮宴上。

熟料,在她回寢宮不久,她深愛,卻傷她至深的皇帝來到她宮裡,第一句話便是“你看到了?”,不見絲毫愧疚,高大挺拔,與初見時幾乎無甚變化的俊美帝王,直接說出接她進宮的目的。

報答有之,不過在這報答中,她的存在如她自個猜想的那樣,是為他深愛的女人抵擋後宮的陰謀算計。說什麼不想傷害她,說什麼一直把她保護的很好,說什麼給了她足夠的寵愛和地位,而她就該擔起這份寵愛和地位帶來的風險。

要想安穩一生,最好維持現狀。淚水滾落,她不知他何時離去,隻在想男人曾說過的有關她“月妃”中“月”這個賜號由來——皎潔如月。他說她如月華般皎潔剔透,說她純粹,其實是變相說她傻才對。

疼痛拽回了她的思緒,垂眸,她看到穿胸而過的利劍,抬眼,她看到被廢,失蹤數年的太子著一襲銀色盔甲,握著劍柄,眸色冰寒徹骨,

冷凝著她。張了張嘴,在對方拔劍轉身之際,她口噴鮮血,跌倒在地,這一刻,她想為自己辯白,於是,用儘所有力氣喊出:“不是我……是皇上……我,我沒有害皇後……沒有……”

喉中難再發出一絲聲音,她感覺到生命在流逝,感覺到眼前越來越模糊。

挺拔的身影慢慢回過頭:“我一個都不會放過。”

在兵器碰撞聲中,在廝殺聲中,在男子遠去的背影中,她陷入一片黑暗中。再睜開眼,她來到一個不熟悉的世界,身體不是她的,名字和她原先用的一樣——潘玉芝。

一個農家小女孩,不被父母重視的六歲小女孩,本以為會一直過吃不飽穿不暖,時常挨打挨罵的苦日子,誰知,她憑借曾經增長的見識,搭上兩個小貴人。

真是可笑啊,伴君身側,錦衣玉食數載,她竟在臨死前那一刻,蒙塵的眼睛變得明亮起來,知道識人了,且通過識人,在新生中為自己的困境找到了改變的籌碼。

回想完本源世界短短一生中發生的事兒,潘玉芝把視線從天邊的晚霞上收回,看著屋簷下的青苔,對前世的點點滴滴也做了翻回顧,

而後,她抿唇苦笑,在本源世界,她出身卑微,沒條件識字,進宮後,條件有了,她卻一門心思陷入對帝王的愛戀和穿衣打扮上,

沒有把識字放在心上,等到慘死重生到異世,設法為自個創造出進學的條件,卻沒過幾年,遇到學校停課,後麵雖有複課,但學校基本上沒教什麼。

時間一晃,高考恢複,她有努力過,奈何榜上無名。不過,她並未大失所望,因為她可以嫁進京市高門。用心思達成所願,她沒去工作,一心享受生活,再然後重回過去,回到她前麵初到異世那年。

幸運得一而再重生,然,智商不是你重生就可能變得聰明,何況她腦子一般,這一點她不自欺欺人,因為在算術上,她腦子真不是一般的軸。即便前世有上到初中,即便前世有學過語數,可是數學依舊是她的短板。,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