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衛淵為何會是當代兵聖,常勝將軍?(2 / 2)

“此時衛淵手握六十餘萬大軍,看似兵多將廣,實則精銳之士並無多少。”

“他若再分兵來攻邯鄲等地,那麼相州,他絕無攻下的可能。”

“我軍一旦守住相州長達半年,在雙方國力的僵持下,周國也隻能與我軍言和!”

耶律仁先說至此處,不少的遼軍將領,目光都是有些暗淡。

衛淵沒有掛帥之前,他們想的是攻占汴京,南下擒龍。

可衛淵掛帥之後,在他們心中,宛若不敗戰神的耶律仁先,卻隻能儘可能地與周軍周旋,以爭取在談判桌上的更多話語權。

也就是說,在衛淵領兵的那一刻起,耶律仁先所言的南下擒龍一事,便正式宣告破滅了。

隻是仍舊有很多的將領,不願意去相信這一點。

“大帥,末將有一事不解,世人都說,衛淵乃是常勝將軍,威震天下。”

“可滿打滿算,衛淵參與過的戰役,也就雁門與代州之戰,尋常邊關衝突時有發生,這不算是戰績吧?”

有遼將不解。

待他話音剛落,越來越多的遼軍將領,都紛紛表達出自己的困惑,

“是啊,衛淵一共也沒打過多少戰役,世人說他勇猛,這個我等都服,可說他是當代兵聖,常勝將軍,如冠軍侯在世末將實在不解。”

“雁門與代州之戰,真正的領軍人物也不是他啊,就算要傳出威名,應該也是他的老師張輔才對。”

“難道是吹出來的?可我總覺得,這衛淵就理應是常勝將軍,頗為怪異。”

“.”

正兒八經的講,衛淵沒有率領過大規模兵團與發起大規模戰役。

他的威名,到底是怎麼傳出來的?

導致汴京之戰時,衛淵率領一支疲憊之師前來,都使得諸多同僚膽戰心驚。

為什麼啊?

耶律仁先一一看向眾人,“你們都有這個疑惑?”

眾人齊齊點頭。

耶律仁先長篇大論道:“既如此,本帥就與你們說說,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此舉,也不算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衛淵參與的大戰役雖然隻有雁門與代州之戰,可是這兩場戰役,都堪稱是國戰。”

“雁門之戰,衛淵僅靠幾千兵力,就使得我軍寸步難進,最終更是無功而返。”

“代州之戰,衛淵雖無指揮什麼大戰役,可是在整個大局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之後,衛淵寫了兩部練兵法,堪為古之練兵集大成也。”

“你們平日裡隻覺著,會用兵法行軍布陣,才是統帥,其實兩軍交鋒,比拚的是國力。”

“兵法上的計謀可增加不了國力,但練兵法可以,中原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無不是擁有了一支強悍的軍隊才得以稱霸。”

“例如魏武卒、胡服騎射等,可見,唯有練好一支軍隊,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做到百戰百勝,而衛淵的練兵法,堪為深不可測。”

“此外,他對於與西夏接壤的延邊,還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軍改,使各渙散的軍隊凝為一股繩,讓西夏軍至今日都不得寸進。”

“勇武、智謀、練兵、改革兵製,當這些事情都出現在一人身上時,此人,難道還不足以稱之為當代兵聖,常勝將軍麼?”

聽耶律仁先說到這裡,所有的遼軍將士,都紛紛低下頭來,不少人都是暗罵衛淵是怪物。

耶律仁先瞧見他們聽自己說了那麼多以後,竟是對衛淵又生忌憚,頓了頓,他朝著眾人莞爾一笑道:

“當然,這所謂的當代兵聖,常勝將軍之稱,是周人給他的稱呼,本帥可不認。”

“在本帥眼中,衛淵與初出茅廬的小子,並無不同。”

聞言,眾人才放下心來,都是感到輕鬆的笑了笑。

耶律仁先也跟著他們笑了起來,但他的笑容,多少有些強顏歡笑的感覺。

在他心中看來,假以時日,衛淵必為一代兵聖!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