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這位老者腳程之快,竟超過了不少健壯青年。
身後,更多朝廷各部門的官員陸續彙集。
劉三吾大聲疾呼要求羽林衛刀下留人,終於氣喘籲籲地趕到了現場邊緣。
嗖的一聲,兩名羽林衛士抽出兵器,攔住了他的去路。
“羽林衛執行公務,無關人等不得靠近。”
麵對寒光閃閃的柳葉刀,劉三吾心頭一震,退後一步,臉上卻怒意橫生。
隨即再次上前,用力推開擋路的兩名羽林士兵。
“老夫可是翰林學士劉三吾,中書舍人。”
“這是大明皇城門口,老夫為何不能進?”
“都閃開,誰敢攔我試試。”
他狠狠地瞪著還想上前阻擋的羽林衛士兵,話語間滿是不容置疑的怒意。
“讓劉大人進來吧。”
陶慶見群臣趕來,深知今日之事難平,隻得換上笑臉迎上前來,示意手下讓路。
他走到劉三吾麵前,搶先道:“劉舍人怎麼親自來了?這炎炎夏日,外麵如此酷熱,劉舍人還是趕快回衙門避暑為好。”
劉三吾瞥了一眼攔在自己麵前的陶慶,目光越過他,望向身後那100多名國子監學生。
有些學生在士兵的威脅下,已是渾身發抖,兩腿打顫,不少人臉色蒼白,依靠著同伴的支撐才勉強站穩。
這情景讓劉三吾怒火中燒。
國子監的學生,整天沉浸在聖賢書裡,哪裡見識過這種刀光劍影的場麵,這羽林衛的指揮使實在可恨至極。
劉三吾怒火中燒,目光如炬地盯著陶慶:“陶指揮使,今天這事,老夫也略有所聞。”
“他們都是大明精心培養了20餘年的學子,都還是沒長大的孩子,未經世事啊。”
“聽說,他們無非是出於對大明江山社稷的憂慮,這才來請求麵見皇上。”
“請問,他們究竟犯了什麼滔天大罪,要遭受你手下如此對待,甚至動了鎮壓的念頭?”
陶慶望著為監生們求情的劉三吾,心中不由得擰成了一團亂麻。
此時,更多的朝廷官員從四麵八方趕來。
他們目睹此景,不約而同地對準陶慶投去憤怒的目光。
在這100名名監生中,有多少是官員家的骨肉,有多少是與他們休戚相關的子弟。
怎能容許羽林衛如此囂張跋扈,隨意鎮壓?
陶慶察覺到新到官員們的怒意,正要出言解釋,卻不料背後,章彬的聲音清晰傳來。
“劉大人,各位大人。”
“我們國子監的學生,今日全是出於對國家的關心,出於對皇上可能受蒙蔽的擔憂,憂心國運,才來到西安門前,懇求麵見聖上。”
“我們還沒見到皇上,就被軍中的士兵阻攔,甚至威脅說如果我們堅持不離開,就要治我們的罪。”
“懇請劉大人和各位大人,為我們做主啊。”
一直留意著劉三吾等人言行舉止的章彬,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沉重地講完後,心中一計閃過,隨即雙膝跪地。
“劉大人,各位大人,請為我們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