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卻針對這事彈劾任亨泰,使得錯誤落到了禦史和言官身上。
沒有人敢繼續向皇帝請求恢複原權。
因為沒人敢肯定,萬一他們真的這麼做,皇上是否會趁此機會再給他們一個教訓。
……
這一個月對於朱允熥是極其愉快的。
以至於一個月過去了,他仍能想到那些經常為了一件小事就彈劾的禦史和言官一副吃了屎的表情,忍不住笑起來。
這段時間,朱允熥很忙。
他多次來往於平穀皇莊,親眼目睹了作物茁壯成長的喜人景象。
翰林院後的廢地,書局和文報館正在快速崛起。
西城選擇了交通便捷的地點,大批工部和將作監的工匠隊伍浩浩蕩蕩地前往,為軍事學院建設忙碌。
在忙碌中,朱允熥也常去林苑監,多數時間則待在將作監,與工匠們在工作坊忙碌。
準確的說,他是投入在火藥作坊。
如今,將作監的火藥作坊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的雞蛋清和昂貴的霜糖。
應天府內波瀾不驚,新一輪朝堂爭鬥正悄悄進行時。
應天府外官道驛站快馬傳遞燕王朱棣接旨進京的消息,直達皇宮。
燕王朱棣,已到達應天城外。
朱棣歸京的消息,瞬間傳遍應天全城。
人們議論紛紜。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個不同。
這句話在當今大明皇帝身上
得到了很明顯的印證。
大明太子朱標,備受文武百官的稱讚和擁護。
他如昆侖山巔的羊脂白玉,高潔純淨。
如此太子,似乎注定要繼承大明帝位。
然對燕王朱棣,朝廷反響頗為複雜。
燕王少年時期的淘氣,令他在應天官員及皇上眼中始終未獲讚譽。
後因他娶了中山王徐達之女為妻,赴北平就藩,在那苦寒、時有元朝殘餘侵擾之地。
燕王漸漸蛻變,贏得當地民眾肯定。
近年來,不少人主張燕王朱棣永久留守北平。
世人曾言,燕王朱棣,必將會是統領千軍,永保大明北疆安寧的鐵血將領。
“你,天生就是大明虎將。”
朱棣看向馮永逸,聲如洪鐘。
朱棣在北疆戰場曆經十二年磨礪,目光如鷹般銳利。
這位因罪被貶至北疆的硬漢,是朱棣近年來難得一見的軍事猛將。
初至北疆,便敢於在嚴寒中頻繁深入雪原作戰,英勇無畏,屢戰屢勝,戰功顯赫。
因此,朱棣才會突然重用馮永逸。
用人之道,在於不拘一格,委以重任,方能激發人的無限潛能。
馮永逸不負朱棣所望。
去年冬,跟朱棣回北平後,年夜飯剛過,給燕王一家拜過年。
次日便果斷率燕王府1000多護衛出邊關。
連續3月,正值草原牧草瘋長,牧民們飼養的母羊紛紛產羔。
由馮永逸擔任燕王府護衛都司指揮的1000名大明騎兵,馳騁數千公裡,襲擊了數十股元朝殘餘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