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太孫殿下所言並非無理。但京城外的學子、舉人們並不了解此事。若他們在迎考途中聽說京城流言,恐怕會誤解朝廷對恩科的態度,致使心中擔憂,有損朝廷選拔人才的計劃。”
在眾人目光下,朱允熥麵色凝重。
在此緊要關頭,任亨泰出麵,步履穩健地走到皇上麵前。
他鞠躬後,聲音低沉且堅定地說:“皇上,臣身體不適,學問還有不足,恐無法勝任此次會試主考官,懇請皇上另選賢才。”
任亨泰此舉令人意外。
至少,趙勉此刻忍不住轉頭望他。
劉三吾困惑,任亨泰為何要主動站出來。
但任亨泰已表態不願擔任主考,正是他所期望之事。
劉三吾輕哼兩聲,眼光暗淡下來。
他知道,過不了多久,主考之位就將落入己手。
朱元璋淡淡問道:“愛卿們可有人選推薦?”
立刻有禦史上前:“微臣以為,翰林學士解縉,能擔任今科會試主考。”
“嗯?”
提及其名,中極殿瞬間沉寂,接著是驚訝的議論聲。
原本倚著紅色柱子打瞌睡的解縉,驚訝地睜眼,迷茫地看著同僚們的目光。
他視線銳利起來,瞪
向提議之人。
怎麼就選了他?
此人必然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解縉心中憤怒,記住了此人,之後抬頭看向高處的朱允熥。
朱元璋微微點頭,朱允熥接口。
“解縉才識尚淺,且年輕,恐難擔此重任。我想,皇爺爺應該也是這麼認為的。”
朱元璋讚同:“皇太孫所說,正是咱意。”
此後,官員們陸續提名數人,但都年輕或地位低微。
在朱允熥以不宜拒絕後。
終於,一位禮部官員站出:“啟稟殿下,微臣覺得中書舍人劉三吾,才學資曆皆有,足以擔任本次科考主考。”
此言一出,詹徽和茹瑺雙雙對視。
詹徽暗語:“原來是他。”
茹瑺微笑,重新閉眼。
在眾文官注視下,朱允熥忍笑後退,同意了推薦。
於是,劉三吾退出隊伍,拖著笏板鞠躬:“微臣年老體衰,恐難勝任。”
“欲擒故縱。”
在紅漆大柱下,解縉輕輕搖了搖頭,又靠在柱子上打盹。
朱元璋笑出聲,擺了擺手:“劉舍人是我朝理學大家,朝野無人能敵。諸位大臣所薦,咱讚同,今年科舉主考,辛苦劉舍人了。”
在眾人多次請求下,劉三吾再次鞠躬。
“臣遵旨,定會竭誠為大明選才。”
中極殿內,多數人麵帶笑容。
新任洪武25五年科舉主考官劉三吾,嘴角微揚。
六部尚書微抿唇角,武將們則是樸實笑容。
連一直穩重的大明諸侯王也露出笑意。
朱允熥也在暗中微笑。
仿佛,眾人對今日的早朝非常滿意。
忽然,內宮總管劉建安在走上前。
他盯著一眾官員,精神抖擻。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