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文臣武將全體讚成,怎麼劃分紅薯種植(2 / 2)

當年自家那位單純妹子,放棄了30多萬畝田地,換來了以中山王府為主導的海船製造業,可田地最終還是回到了中山王府名下。

30多萬畝田,即便隻有一半種紅薯,也能收獲幾十萬石糧食。

而最深層的原因……

徐輝祖輕歎了口氣。

一切還不是為了那個出人意料的妹妹。

雖然眼下中山王府還能在朝堂上保持清譽,遠離是非,但那次事件之後,中山王府真的還能獨善其身嗎?

不過,不論如何,現在功勳武將們的立場已明。

用戰場上退下來的傷員擔任地方糧長,這是一份難以放棄的利益。

哪怕他們清廉自守,不圖私利。

這也將增強他們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廷議就是大臣們的各種主意最後都彙集給皇上。

皇上金口一開,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如今大將軍們都已表態,皇太孫想在朝堂上推動這事,好歹算是有了點盼頭。

接下來嘛……

怎麼才能撈到更多好處,這才是大夥兒該琢磨的正事兒。

詹徽這會兒終於憋不住了,走上前。

“太孫,臣建議南征傷兵任糧長,施行攤丁入畝,需吏部監督執行。”

本來大家都猜著詹徽會替文官們說話,誰能想到這老頭居然想讓吏部也摻和進去。

話說完,詹徽悄悄斜眼瞅了瞅兵部尚書茹瑺。

茹瑺不緊不慢地從隊列

裡走出:“臣同意詹大人所言。”

倆大佬一開口,殿裡其他文官們也跟著積極響應。

最終,所有人都望向朱允熥。

朱允熥臉上掛著笑,點了點頭。

吏部,那可是朝廷裡的頭號部門,詹老兒想讓吏部插一手,也在情理當中。

朱允熥思索片刻,又接著道。

“至於明年,在直隸應天還有附近那些州縣種紅薯的事兒……”

說著,朱允熥故意頓了頓。

鬱新連忙上前,“依臣之見,明年擴大紅薯種植,除了應天府之外,鎮江府,蘇州府,鬆江府,常州府也應作為輔助區域。”

這提議,幾乎將長江南岸的富饒之地全部收入。

在鬱新發言後,眾文官相繼頷首。

而朱允熥則在一旁靜默觀察,目光掠過徐輝祖,湯醴等人。

湯醴輕輕擺手,側目望向身邊的徐輝祖,見他低頭沉思,不知在琢磨什麼。

無奈之下,湯醴自個兒上前一步。

“臣認為,以上四府,土地肥沃,屬上乘良田,與紅薯適應的貧瘠旱地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廬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多丘陵地形,水田周圍不乏旱地,更適合紅薯栽培。”

沉吟不語的徐輝祖,簡短有力地回應。

“臣讚同。”

這一刻,文武之爭悄然浮上水麵。

大明開國的武將英雄大多出身於中都及其周邊,其中包括湯醴提及的三府地域。

而江南四府,因士紳商賈雲集,文化昌盛,曆來與朝中文官交往頻繁,關係緊密。

隨即,兩派人馬各抒己見,就種植紅薯的利弊得失展開了激烈辯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