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老朱一錘定音,讓皇太孫負責稅收(1 / 2)

朱允熥居中,靜觀其變。

朝堂討論,就是要讓這幫人爭個明白,找出最合理的方案來。

片刻後,華蓋殿內的爭論聲終於緩緩沉寂。

詹徽與湯醴相互間眼神裡滿是不悅,卻都不約而同地轉向朱允熥。

“臣等認為,明年若要推廣紅薯種植,應當以應天府作為領頭羊,再輔以鎮常和滁四地協同推進。”

朱允熥輕輕一笑,這才對嘛。

大家爭來爭去,最理想的局麵無非是雙贏,誰也彆想獨吞蛋糕。

他默默頷首:“如此,便將這廷議的結果呈報給皇上吧。”

利用華蓋殿廷議的空檔,朱元璋趁機閉目養神了一會兒。

當他再次步入殿中時,精神明顯比之前更為飽滿。

從大殿外踏入殿內,朱元璋靜靜審視著文武百官的神色,“瞧這樣子,大夥兒都已經達成共識了。”

始終在一旁靜聽的朱標這時上前拱手道:“啟稟父皇,群臣已經議定,恭請父皇定奪。”

朱元璋含笑坐穩龍椅,擺擺手:“說來聽聽。”

隨即,朱標毫無保留的將廷議的內容從前到後,條理清晰地概述了一遍。

華蓋殿內,眾臣靜默注視著皇上,期待著最後決定。

而朱元璋的目光淡淡掠過下方站立的朱允熥。

這孩子,果真如他所料,心心念念想把皇權的延伸至民間。

不過。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望向群臣,“諸位高高在上,於殿堂之上議論國家大事,可曾想過黎民百姓的切實感受?”

華蓋殿內靜悄悄的。

官員們個個臉上難掩尷尬的紅暈。

皇帝的話裡藏著幾分揶揄,誰都聽得出來。

大明朝迎來紅薯這樣的高產作物,這意味著百姓都能吃飽飯,大夥兒也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對於殿內大部分人來說,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更有少數人心中暗自盤算,能讓百姓填飽肚子,這本身就是中原曆來未有的功績,至於多出來的富餘嘛,自然要流進自己口袋。

功勳卓著的武將們打算讓那些征戰歸來的傷員擔任地方糧長,這樣一來,軍隊就能在朝廷中的分量更重,也方便他們插手以往被各地小鄉紳壟斷的好處。

文臣們則盤算著從高處著眼,直接從朝堂頂層操控稅吏與糧長體係,介入利益分配。

至於百姓呢?

既然有了紅薯,那就讓他們吃飽就行了。

其他的嘛,就不需要知道的太多。

要是老百姓吃飽之餘還能有餘糧,那朝廷和官府的存在感豈不是要打折扣?

他們這群肩負國家重擔的大臣,又該何去何從?

既然是治理百姓,那百姓有所求,官員才有存在的必要。

一旦百姓真的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大明還需要他們這些大臣做些什麼呢?

禦座之上,朱元璋嘴角掛著意味深長的笑容。

“眾卿辛苦了,現在國事繁忙,南征有功將士們擔任直隸地方糧長一事,就交由太孫督辦,錦衣衛南鎮撫司與都察院聯手監督。”

“戶部每年核對並向地方交付稅額,吏部協同地方府縣安排,兵部負責稅吏輪換事務。另外,在武英殿前設立全國稅吏督辦官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