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靜靜望著這位吏部尚書,嘴角輕勾。
“讓太孫來全權負責遷民充盈交趾的事吧。”
詹徽點頭:“微臣認為陛下對稅吏的安排仁慈智慧,對百姓有益,可實施。”
掌管天文曆法的天官尚書也讚同朱元璋的決定。
其他官員見狀,自然是一個接一個地表示支持。
……
半月後。
武英殿旁,緊鄰六科值班房,新成立的全國稅吏督辦署沒怎麼大張旗鼓,就已經悄然開始運作,處理應天府及其周邊州縣的稅吏和糧長事宜。
就在這時,朝廷正式頒發詔書,宣布將直隸百姓遷往南方交趾,以增加新征地區的漢人數量,穩固新土。
首批遷徙家庭數千戶,人口過萬,由官府組織。
在應天城外雲平碼頭集合,登上百米長巨型航船。
扯帆南行,前往交趾,開啟新生活。
這一去,他們將在交趾落地生根,世代延續。
然而,沒有人注意到,在這浩蕩的遷徙隊伍中,夾雜著約莫上百戶來自應天城內的小士紳與商人。
相較於整個應天府及直隸地區幾十萬戶百姓,這區區上百戶顯得微不足道。
但對於他們自己而言,這是朝廷對他們過去行為的懲罰。
因不滿攤丁入畝政策,更因皇太孫懸賞之事而煽動輿論。
否則,為何隔壁那家同樣田產富饒,也對攤丁入畝有所怨言,卻不在遷徙名單上?
這個問題的答案,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儘管他們心存恐懼,後悔不迭。
但在應天城,已經無人再關注他們。
此時此刻,應天府正熱火朝天地執行著大明稅署指令,全力推進稅吏糧長製度的革新。
“咚咚咚!”
清晨,一座宅院門前,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寧靜。
這座宅邸靠近瓜步山,占地大,融合蘇揚園林和徽派建築特點,與村舍對比鮮明。
敲門的聲響,還沒能驚擾到宅內的人,卻先惹得不遠處的小村莊裡狗吠四起。
遠處耕種的農夫抬頭,見洪四爺家前聚集官差與錦衣衛,場麵威嚴。
農人們見狀低頭乾活,但好奇心驅使他們偷偷關注,眼神中既懼又盼。
周豪望著久久沒有回應的門房,眉心漸漸擰成一團。
身旁的貔貅服稅吏則是一臉肅殺,“大人,要不要直接闖進去?”
周豪迅速側目,眼神平靜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
“稅署代表著大明基石,關乎天下稅賦,我們行事須得合法合規。”
一番訓誡後,周豪的目光再次落回到那扇緊閉的大門上。
“對於遵紀守法的百姓,我們應當寬容以待,保持耐心,接著敲門。”
手執刀械的稅吏們雖心有不甘,也隻好繼續執行命令。
“咚咚咚……”
“稅署稽查。”
“開門。”
不知過了多久,一名蓄著整齊胡子的管事,懶洋洋地拍了拍嘴,打了個大大的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