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尚且如此,北方黃河流域的情況隻怕更加不容樂觀,翟善不願也不敢多想。
茹瑺輕歎一聲,誰能料到,國家剛步入平穩。
兩年的安寧之後,大明朝便麵臨如此緊迫的挑戰。
他望了一眼沉默的王儁,又淡淡掃視那些立功武將,輕聲說:“當前之急,是如何疏通道路,杭州府的糧食可通過長江運至各州府岸邊,但之後的路怎麼走?”
過去,遇到這種情況,朝廷與地方官府首先考慮征用民力整修道路。
然而此刻大雪封山,不僅朝廷,地方官府也難以全麵掌握實際情況。
“動用京衛軍……”
朱允熥眉頭緊皺,沉聲道,環視四周,文官們已顯露出為難之色。
朱允熥接著說:“天不憐人,然人力能改天換地。令水師艦艇,運兵船和運糧船速往杭州調配糧草,京衛大軍沿途護送,每至州縣,即分配糧草。”
“由京衛軍開道,輸送救援物資,協同地方賑災,保障民生。”
自古以來,京師重地總是駐紮重兵,既為保護京城,又為,通過組建超越地方勢力的中央軍,並借調地方軍隊削弱其力量。
大明也不例外,雖無前朝八十萬禁軍之說,但環繞應天的京軍營地已集結近二十萬雄師。
此外,加上九邊重兵及其他,總兵力超百萬。
當然,具體分布依地區而異。
大明軍事實力以九邊邊防軍最為強悍,其次是遠在倭國和交趾作戰的數萬精銳。
再次則是分布在全國十三道戰略要塞的衛所。
而那些散落在各處的守衛所,屯田所,能保住兵員不少就算燒了高香了。
京城裡的軍隊,攏共二十來萬,全靠三千多的功勳武將,軍官指揮調度。
去掉近十萬不能動的皇家親衛軍,剩下的這二十萬京軍,就是應天城裡最硬的防護罩,一天到晚守著天子跟京城的平安。
朱允熥打算調用京衛大營的戰士去應對雪災救援。
這下子,文官們炸了鍋似的議論起來。
翟善直接站了起來,說:“殿下,這事兒不妥。京軍跟皇家親衛隊,那可是保護京城,守著陛下安全的,怎麼能輕易調動?”
“依我看,可以讓兵部,五軍都督府發個文書,催促江南那邊的守衛所和官兵,去長江邊的碼頭等著,等朝廷從杭州府調糧食過去。”
任亨泰也正色道:“京軍絕不可動。京師重地,天子腳下,朝廷中樞,怎能沒有重兵守衛?我同意翟尚書的意見,調地方衛所的兵。”
工部尚書王儁更是哐當一聲,整個人跪在地上。
“微臣死罪,身為工部尚書卻沒能清理道路,導致糧草運不出去,請殿下賜我死罪,求您萬萬彆動京軍。”
隨著這些人的勸阻,呼啦一下,現場的文官們都站起來,跪倒一片。
“臣等讚同,京軍不可調動。”
翟善更是抬起頭,正色道:“京師的安全關乎大明江山社稷,哪怕皇上下令,我等也得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