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劫賑災糧(1 / 2)

這時可不是說好聽話安慰人的時候。

朱允熥直言不諱,加重語氣暗示:“如果你食言,非自我了斷就能平息朝野輿論。”

潘開朗用力頷首:“微臣明白。”

見狀,朱允熥臉上重新綻放笑容。

他起身走向潘開朗,將他扶起,回座後,再次端起碗筷:“趕緊吃,做任何事之前,人都得先把肚子填飽。”

潘開朗這時似乎才想起朱允熥最初的那句,在他麵前不必拘禮的話。

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朱允熥則緩緩吃完了剩下的半碗飯,漱了漱口,輕聲道。

“你的任命得稍後了,這次要優先解決六府洪水問題。期間,你得多走訪上下遊,那兩個決口修複任務也交給你,算是試煉,順便……”

潘開朗一臉不解:“太孫還有什麼吩咐?”

朱允熥揮了揮手,“沒啥,但如果你想接手治河,就得說服朝堂上下。本宮可以說服皇爺爺和父親對你委以重任。”

“但如果朝野不滿,你今後治河之路會異常艱難,畢竟本宮不能時刻替你盯著這些事。”

潘開朗迅速吃完碗裡飯,不顧禮儀地用衣袖擦嘴。

他抱拳說道:“還請太孫指點。”

朱允熥悄悄說:“等到達開封府,你得在隨行官員麵前展示你的治河之策。建個小模型,讓他們看看效果,之後,也得讓應天府的各部門親眼見證成果,怎麼做,你應該心中有數。”

潘開朗皺眉思索片刻。

造個小河模型展示並非難事。

朝廷有關黃河的地形資料齊全,完全可以複製一份。

河水直接用黃河的,淤泥,堤岸等問題也能妥善解決。

無非是讓朝中同僚看個清楚而已。

躊躇片刻,潘開朗開口:“微臣定不會讓太孫失望。”

山東與直隸交界處,自古備受關注。

兗州府的曲阜孔府,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而梁山泊,以八百裡水域聞名,孕育了眾多英雄好漢。

一邊是禮儀教化,另一邊是綠林江湖。

時至四月,徐州的天氣已是一派溫暖宜人。

晨曦初露,輕風由遠及近,輕輕掠過湖麵,攜著一絲清涼,拂過微山島上剛吐新綠的蘆葦蕩、茁壯的茭白和及腰的野草叢。

幾葉扁舟掩映在這隨季節輪回更替的湖草間。

它們從島的西北角落駛入湖心,繞過北岸,最終在島的西北端靠岸。

船上總共不足20人,個個裝扮成漁夫模樣。

簇擁著一位身穿儒雅青衫的青年,趁著晨光未透,悄然登島。

他們穿越島邊的小村落,徑直南行,約摸一裡半路程後,便來到島上的最高峰,一片鬱鬱蔥蔥的山林。

踏入山林,一行人攀上並不算太高的山頂,密林深處隱約可見幾座低矮的茅屋,微弱的燭光透過窗戶,為這寂靜的山林添了幾分溫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