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衛所、百姓,皆有叛亂(1 / 2)

戴星海想了想,正色道:“無論現狀如何,作為河南道的官員,我們的責任是保障太孫。太孫安然無恙,我們才能心無雜念,全力應對這次叛亂。”

戴星海暗自後悔,或許根本就不該來河南道為官。

做了整整8年知縣,民眾交口稱讚,卻遲遲未得升遷。

好不容易,借朱允熥賑災的機會,他才迅速攀升,成為河南道布政使。

他夢想著腳踏實地乾幾年,或許就能有機會與那位身在萬裡之外,卻在朝堂上享有極高聲譽的帝國最年輕疆吏麵對麵,較量一番治國理政的本事。

可誰能料到,河南道竟會爆發如此大規模的叛亂。

雖說朱允熥接旨之初,強力推行改革時,戴星海就預感到河南道恐有不測,誰能料到這叛亂竟會如此勢大,席卷全境。

據官兵所述,那河南道境內已有不少於5萬的叛逆之徒。

朱允熥絕不可在河南道有任何閃失。

這就是戴星海心中的僅有的念頭。

朱允熥安然無恙,河南道平息叛亂就指日可待。

朱允熥麵容沉著冷靜。

在戴星海一再催促下,終於帶領一行人急匆匆返回開封城。

潘開朗本還想請調兵馬,以他正三品官員的身份,親臨黃河堤壩監督工程,卻被朱允熥堅決命令隨行人員強行護送進城。

些許糧草物資,在潘開朗治理河道的才能麵前,即便是全數損失也不足掛齒。

黑壓壓的人群,擁著朱允熥,心情忐忑地湧入開封城。

直至最後一兵一卒步入城門。

哐啷!

開封府那堅如磐石的城門,在守城兵士的操作下沉重合攏。

城頭鼓角爭鳴。

開封作為八方交彙之地,雖居中原心臟,卻裝備了僅次於應天府的重型火器。

城牆上,一門門碗口粗的火炮,炮口齊刷刷指向城外。

守城士兵數量亦較往日顯著增多。

一眼望去,滿是嚴陣以待的景象。

朱允熥在文武官員跟衛隊的簇擁下,趕往布政使司衙門的同時,城內留駐的錦衣衛正忙於街巷,清除潛伏的細作,追捕哨探。

城市四處,不時回蕩著戰鬥呼嘯聲。

朱高熾策馬緊隨朱允熥側旁。

他左右看了看,眼神微縮。

今日,竟未見周豪與馮海的身影。

顯然,他們早已得到消息,很可能在河南道動亂的消息傳出之初,二人便開始在城中大範圍搜捕那些暗中窺探的眼線。

眾人踏入布政使司衙門。

朱高熾見許多未曾離城的官員已聚集公堂。

他環顧四周,最終在角落發現了馮海。

周豪卻不見蹤影。

朱高熾心中添了幾分沉重,不禁多打量了馮海幾眼。

當他瞥見馮海袖口下幾片已成暗紅色的血漬,瞳孔猛地一縮,諸多疑問壓抑於心,他走到案桌旁立定。

朱允熥泰然自若,立於案後,目光炯炯,審視著一眾官員們。

“如今河南那邊起了叛亂,諸位應該也都有所耳聞。不知道還有沒有本宮不知曉的消息?”

“回太孫,河南洛陽城中,5000屯田衛所倒戈,現下洛陽已在他們掌控之中。更有洛陽城內的士紳富戶支持,糾集了12000多名鄉勇占據了洛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