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大明的百姓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多賺錢(2 / 2)

朱高熾沉吟許久,緩緩回應。

“這般行事,朝廷哪來這等財力物力?縱使錢糧充裕,一旦超發,市場物價必然上漲,百姓生活依舊困頓。”

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常識了。

當流通中的貨幣量激增,而實際物資並未隨之等比增加,多餘錢財隻能推高原有的商品價格,形成普遍的通脹現象。

收入增多,物價也隨之漲高。

“因此,開國公還得在那裡駐紮多年,說不定得十幾載春秋。”

朱允熥脫口而出,“南方簡直就是個聚寶盆,南征軍隊每推進10裡,大明物產就豐富10裡,全都能運回來,物價自然就穩了。”

“這觀點我沒在書裡見過。”

朱高熾輕歎,細語自語。

這種說法雖未見諸書籍,但他心裡清楚,這話說得沒錯。

近年來,隨著倭國金銀源源不斷運回應天。

城中物價已悄然攀升,幸虧有朝廷調控,才沒顯得過於突兀。

但變化,確確實實在發生。

經濟學博大精深,朱允熥並不認為自己無所不知。

他話鋒一轉:“此乃長久之計,大明不能光修路築堤,更要招納百姓務工賺錢,家家戶戶富裕起來。而眼前當務之急,是要讓朝野內外都相信新政是對的。”

“恢複秦法軍功爵的旨意早已下達,無論京師禁軍還是地方衛所兵士,正如尚炳所說,眼下個個摩拳擦掌,渴望戰鬥。”

“朝廷須讓世人知曉,朝廷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真有建不朽之

功者,封王亦不為過。大明要向國人展示信用,封王,絕不食言。”

朱高熾眼神閃爍,壓低聲音:“所以,全方位攻略倭國,無論怎麼看,都是為了穩固朝綱。”

朱允熥用力頷首。

“此戰,不得不打。”

“不征服倭國,誓不收兵。”

洪武28年的上半年,漫長得令人忐忑不安。

而下半年,卻又感覺時間飛逝。

剛入七月,太孫府內已是一片緊張。

在這緊張氛圍下,隱藏著按捺不住的喜悅。

太孫妃與太孫側妃,皆臨近分娩。

太孫府周邊,多出了一批整日無所事事的青年。

大明正統血脈即將誕生,這不僅讓朝廷上下緊繃神經,皇宮內院亦是如此。

宮中,新政似乎正逐步走上正軌。

皇上在推行新政上展現出的堅定立場,從批準數幾百名京師官員辭官開始,清晰無誤地向世人宣告他的決心不可動搖。

地方士紳名流,以及眾多尚未明確表態的地方官,麵對因恢複秦法軍功爵製而變得渴望戰鬥立功的衛所士兵,心中縱有萬般不滿,也不敢表露分毫。

生怕一不小心,自己腦袋就成為了他人晉升之路上的墊腳石。

新政在經曆了皇權與官權激烈交鋒的初期後,意外地過渡到了一個相對平和的階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