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以後立功的機會太少了(1 / 2)

董立軒神色一凜,頷首示意,按住腰間佩刀,悄無聲息地向林中摸去。

不多時,林子裡傳來幾聲疑似山鳥歸巢的動靜。

片刻過後,董立軒領著幾個軍中指揮官回來。

“韃靼人越來越難對付了,前方那個部落恐怕是咱們能獨自應付的最後一個。”

馮永逸邊說邊抽出腰刀,又從懷中掏出一塊風乾醬肉。

刀麵光潔,那曾飲血的刃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馮永逸用刀將醬肉分割成幾片,分給了董立軒幾人。

幾人毫不嫌棄地接過。

對於戍守邊疆戰士來說,手中的刀是他們的第二生命,除了上陣殺敵,它還很多更用處。

比如切肉充饑,這都是常事。

分配完肉,馮永逸自己也大口咬了起來,細細咀嚼。

距離全軍衝鋒還有一段時間,鑒於明軍連年征討,特彆是馮永逸加入北平都指揮使司後,以斬首無數贏得“小殺神”之名。

草原上的韃靼部落早已加速合並,小部落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明軍討伐。

董立軒抽出身旁的刀,接過馮永逸分給她的那份肉,輕輕搭在刀鞘邊緣,細致地將其切成薄薄的片兒。

“來點沙蔥怎麼樣?”

肉片切好,董立軒從衣襟裡摸出幾根細長的沙蔥,一一拿給夥伴們。

自己則選了兩根,擱在刀柄上細細切碎,再將肉片包裹著沙蔥,送入口中,緩緩閉上眼,一臉沉醉地品嘗起來。

沙漠草原的時間,如同流沙般,緩緩卻又清晰可見地消逝。

夜空清澈無雲,星辰仿佛伸手可及。

暗夜中,遠處狼群低吟,陣陣回響。

蹄聲輕響,劃破草叢間的寧靜。

已騎上馬、放下護麵的馮永逸,默默抽出腰間長刀,透過鐵麵凝視遠方靜默無聲的韃靼部落。

“出刀。”

農耕文明征服草原遊牧,曆來不易。

草原子民居無定所,遇強則避,敵退即返。

而長城之外的荒漠草原,即便是老馬也會迷途。

廣袤草原,補給艱難,乃中原大軍麵臨的首要難題。

自洪武24載,馮永逸來到北平都司,進入燕王府,長年率兵在外征戰。

其戰術核心很簡單:以微小兵力征討草原,取食於敵。

少量軍隊利於遊擊,攻克星羅棋布的部落後,化敵資為我用。

馮永逸的隊伍,從數十到數百,乃至數千人不等。

現今,身為北平都司要員、燕王府衛隊指揮,憑其地位及燕王的信任,能輕易調遣數萬兵馬北伐。

但馮永逸仍保持部隊規模不過3000,為大明清理草原之患。

“小殺神”之名,由蒙古韃靼人口耳相傳。

馮永逸以此名號馳騁長城以東,終被韃靼部摸清用兵之道。

韃靼高層甚至有意借馮永逸之手,促使草原各部落聚合,以便加強對長城東線的控製。

草原的人心裡有個念頭,中原客人雖來勢洶洶,但早晚得離開這片地。

這兒的土隻滋養牧草,莊稼在這兒,永遠生不了根。

“撤,各隊回營。”

“撤,各隊回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