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解縉的一堂課,什麼是大明的根基(2 / 2)

解縉清了清嗓子,順手抄起腳邊一把土,慢慢舉高,接著手指一張,那土就像細雨般從指間滑落回地麵。

他晃了晃腦袋:“古人雲,聖人之言可安邦,我不否認其中的道理,可怎麼理解,各人有各人的譜。這裡麵的彎彎繞繞,老夫比你們多吃幾碗飯,或許能講出點門道。”

“這話不是告訴你,讀透了聖賢書就能管好這茫茫眾生的大千世界,而是要你用聖賢道理修身齊家,孔夫子講仁愛,可仁愛何來?又該對誰仁愛?”

“以往朝廷以地方安定評價官員,無事即為好官,政績顯著則為上佳。平亂被視為頭等功績。然而,我認為評判標準需改變。”

“未來,官員應以百姓糧倉是否充實來論功過。倉廩充實,流離失所者少,亂民自然減少,社會動蕩亦隨之減少。地方官員若能確保百姓衣食無憂,那才是真正的功勳。”

鄭明旭的眼神微微閃爍了一下。

解縉這一通話雖然不短,但鄭明旭心知肚明這背後的深意。

身旁應天府同知已經悄聲說道:“府台大人,看樣子朝廷是打算動一動官員考核的規矩了。這事,恐怕跟今年秦王主持外巡考察脫不了乾係。”

鄭明旭輕應一聲:“今年把通向玄武湖的河道修葺一新,上元門碼頭建好,稅收也就跟著進賬了。來年,咱應天府的頭等大事就是發展農業啊。”

同知連忙道:“屬下這幾天就將明年農業規劃整理出來呈上。”

鄭明旭望向同知:“應天府管轄八縣,明年要疏浚河道、新開溝渠、開墾荒田、改良鹽堿地,往後咱倆得多跑上林苑監,那些新品種種子,咱們得搶先試種。”

同知頷首,府衙中其他人也默默記下了知府指示。

這些都是來年應天府大計劃,就像今年大半年裡,府裡上下忙活著開通連接玄武湖的水道跟建造上元門碼頭的事兒一樣。

碼頭一旦建成,雲平碼頭就會變成僅供朝廷使用的碼頭,而上元門碼頭則成為百姓、商人頻繁往來的場所。

這樣一來,碼頭管理權握在應天府手裡,船隻停泊、貨物

存放,都能給應天府帶來不少收入。

再用這筆錢反哺應天府下轄的八縣百姓,這個決策早已在府內達成了共識。

應天府官員們正商討著自家的事兒,

而田間地頭,解縉的授課仍在繼續。

“為官者須知,政績源於何人,仕途障礙又可能來自何人。”

話音一轉,解縉的言辭變得尖銳起來。

政績與政敵,這些內閣大臣之間才會直言不諱的話題,讓在場監生們一陣嘩然。

就連那些原本對今日課程不屑一顧的監生,也不禁露出了驚異表情。

解翰林竟敢如此直言不諱?

這話能在太孫麵前說嗎?

解翰林這番話,仿佛在教他們如何在仕途中步步高升、積累財富。

升官發財,自然是在場每個人夢寐以求的。

然而一旁朱允熥,眼中卻閃過一抹深意。

要不是為了在這些監生麵前保持形象,他差點兒笑出聲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