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營銷手段(2 / 2)

雖然部分回答是網上爬來的結果,但是大部分時候的答案都是基於語義邏輯來應答。

就好像,係統似乎擁有簡單智慧那麼回事了。

於是,大家紛紛上前體驗與機器人交流。

李婉依向江飛宇詢問道:“這東西,真的不是後台有人工在偷偷輸入答案嗎?”

好吧,李婉依確實有點懷疑後台有人工在輸入答案。

即使李婉依是公司的副總裁,她也依然對這東西的先進層度有點懷疑。

不是不夠先進,是太先進了。

江飛宇解釋道:“所有問答,確實都是係統的智能應對,並沒有人工在裡麵配合。如果非要說有的話,也是幾十台服務器在給它打輔助......”

為了將公司的利益最大化,這次的開發者大賽除了預定賽事的比拚,也是飛宇集團的技術成果發布會。

屆時,飛宇

集團、宇依科技、百渡將聯合發布多項最前沿的技術成果!

雖說飛宇集團是大賽主辦方,但後麵兩家也是大賽的協辦方嘛!

其他兩家借著這個平台順道發布一些成果,不僅是推廣自己,也是在幫飛宇集團撐場子。

當然了,主角肯定是飛宇集團。

當江飛宇問陳琪宏:公司有什麼震撼性的技術能夠拿出來展示時?

陳琪宏腦海裡第一選擇就是公司孵化了這麼久的人工智能技術。

這個想法,與江飛宇不謀而合。

從江飛宇提出人工智能的技術原理和研發方向開始,經過研發部接近4年的潛心研發,飛宇集團的人工智能技已經升級到了第四代。

基本上,已經能夠進行不算特彆複雜的人機交互。

實際上,影響飛宇集團人工智能技術推向商業化的並不是技術的成熟度,而是硬件服務器的算力。

因為,人工智能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時候,係統要同時響應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的服務需求。

那個算力需求,是海量級的。

這麼說吧,就是把飛宇集團現有的服務器數量乘以5,也很難滿足這項技術大規模商業化的算力需求。

技術成果不能用於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但不影響技術成果用於向外界展示呀!

所以,研發部想了一個取巧的辦法。

即:技術成果發布會現場,專門配置一個大型計算機集群來滿足演示版本的算力要求。

同一時間,係統隻要滿足

一個人的問答需求就行了。

背後配了多少台計算機來支撐,彆人又看不到。

至於,機器人外殼和虛擬卡通形象,不過是擬人化的配套產物而已。

你就算把程序部署在普通電腦上,也一樣能操作。

反正,是通過網線與服務器集群相連。

就是看起來,感官效果沒那麼強烈而已。

其實,江飛宇借鑒的是後世穀歌炒作“阿爾法狗”人工智能的經驗。

後世,穀歌通過讓“阿爾法狗”與圍棋世界冠軍比賽,給觀眾表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人機交互大戰。

那可真是賺足了噱頭和眼球!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投資者紛紛認為穀歌的技術牛逼,他們家的股價直接暴漲。

同樣的操作思路,飛宇集團為什麼不能照抄呢?

這種震撼性的技術一經發布,必然能讓飛宇集團的估值受到熱捧。

等明年初上市,必然能賣個好價錢。

還是那句話:江飛宇為了拉高公司的估值,真的是不餘遺力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