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魔浮屠三重塔身。
第一重是歧魔,引入歧途,鬥爭心火,令修士氣憤惱怒,從而喪失清明。
第二重是厭魔,厭憎人心,痛惡不公,將以往記憶攪擾出來,令修士怒火攻心,神魂癲亂入魔。
唯有第三重,才是一頭貪魔,貪癡者,最受此魔蠱惑。
世間有修士不貪嗎?
貪靈石修行,貪功法妙術,貪美人滋味,貪口腹酒肉。
貪的最重的,是長生!
是大道!
所以貪魔最多,也最為修士厭懼。
李無忌亦能看到自身所貪求的那一切。
他是本不該修行的凡人,貪仙途。
然而那又如何。
一鞭抽下,貪魔也得化為圖卷上魔影。
三重浮屠塔,隻是入門所凝罷了。
小成乃至大成,還能凝練更多塔身。
而這些魔頭雖然被滅,隻要浮屠塔開,它們仍舊會被內中的道餌勾引,從而困在塔中。
魔頭,才是執欲最重的一批生靈。
仙人斬群魔圖有了固定的斬魔來源,雖然這些魔頭微弱到隻有一絲念頭,卻也能助此圖補全。
日後捉來大魔,才有可能誕出其他靈效來。
而山中日月長。
枯坐山中修行的李無忌,等了月餘,也沒有等到有武修前來跟他換取真意丹。
真血武脈的血妖銷聲匿跡,大鵬異禽可遇而不可求。
道人於山中盤坐,整日流連夢境諸事。
時而,他是鞭術大師,一支長鞭,猶如龍蛇複蘇,能殺百妖,在磐石城中,得有盛名。
有時,他則化身獵妖修士,手中一把嗜血劍器,三尺之內,法不能侵,妖要俯首。
更是一雙鐵拳,如同蠻橫巨象,碎骨斷脊,體魄堅頑勝妖軀。
五顆武膽,便有四顆,是築基修士的一顆練武膽魄。
除卻潛鋒,沒有修士敢在煉氣境就剝武膽。
而這些武修,夢境泡泡的最後,都是血氣衰朽,麵容枯敗。
一身血氣無從凝金丹,空留膽魄,又有何用?
隻能是剝了膽魄,換得後人一點真意。
這,也是傳承。
道人盤坐山巔,問於天地。
“何為武?”
天地無聲,隻有熊虎相搏,廝殺正酣。
虎能伸爪,靈巧遊動,有降服百獸之能。
而熊體厚實,力大克敵,口牙森寒。
二者相爭,搏殺之道。
而熊虎之旁,老樹被破開樹皮,便有新藤攀緣而來,寄生樹身,奪取汁液。
樹身蘊毒,要殺纏藤。
相纏相殺,生機之爭。
雲氣卷舒,風意呼嘯,天光大日被遮掩,便有雨落雪飛。
天地生萬物,朽枯殘弱者,不可得長生。
於是雪覆劫生,要殺弱以濟強。
弱者不甘死,於是爭劫破霜,要抗逆天地之法。
此是不甘。
武,就是如此。
武修,寧以體魄相殺,要以一點不滅真意,護自身周全。
便是心中一點不甘。
人,如何不能勝天地!
可勝萬物!
爭勝,便為武!
不爭不勝,誰來談武?
虎眼赤紅,啃食著熊心。樹身枯萎,纏藤如蟒。風雲消散,大日噴薄,萬靈歡喜天地迎春。
道人睜眼,魂魄之間,落下了一點真意。
此痕,就名武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