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歸化蠻夷(2 / 2)

“吾也曾多次想過如何能減少蠻族叛亂,維護南中長治久安,卻翻來覆去無非是‘恩威並施,寬厚仁德’幾個字。”馬忠也由衷感慨,“沒想到,殿下竟有化蠻為漢的高遠誌向。”

“如此一來,蠻人歸為我族,再令其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誰還能再有叛漢的念頭?”楊戲緊跟著讚歎道。

“諸君過譽了。”劉瑤一聽把自己和諸葛亮相比,臉騰地紅了。

他能想出這個主意,乃是結合後世千年中外各國的經驗,屬於站在了巨人的肩胛骨上。

若說智慧,兩個劉瑤也抵不過諸葛武侯。

“吾私下寫了首讚,都是關於咱們季漢有名望的大臣的,不過才寫到一半。”楊戲有些惋惜,“若非殿下青春正茂,吾定然把殿下寫到裡麵,就排在諸葛丞相之後。”

“不必不必,文然兄還是不要寫我。”劉瑤連連擺手。

楊戲這首《季漢輔臣讚》要到明年才能憋出來,而且還都是寫給已故文臣武將們的讚歌,自己可不跟著瞎摻和。

四人商定妥當,便按照劉瑤的策略定下具體實施方案。

楊戲親自執筆,馬忠從朝廷和軍方,孟獲從蠻族以及大姓角度出發,探討劉瑤準備建設各個作坊的可行性。

從選址位置,到交通運輸,再到貨品定價,四個高層運籌帷幄,將南中未來規劃得近乎完美。

而這塊被劉瑤做大做強的蛋糕,他也不可能一人獨吞,該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絕不吝嗇。

比如,按照之前與孟獲的約定,南中七郡的茶葉售賣就完全交給孟家。

從永昌郡老茶樹上采來的茶葉,經過發酵再壓縮製成茶餅,將被

孟家族人用滇馬不斷運送到其他郡縣,甚至是成都。

而除了朱提郡外,盛產甘蔗的幾個郡都將緊鑼密鼓般開設製糖工坊。

工匠全由李豐親自培訓,具體的經營則由建寧大姓爨家負責。

至於釀酒、造紙和印刷等,各郡大姓皆有參與。

劉瑤用南中大姓們的資金和人力,去賺巴蜀大姓的錢。

然後用成都柳、張等五姓們參與經營的茶、鐵器、手工品,又讓南中大姓們爭相為之付款。

不管資本如何流動,大量的利潤最終還是進了劉瑤的腰包。

劉瑤又從南中其他六郡的豪強大姓以及蠻族部落中征集了漢、蠻軍卒各一千人。

這與原來的南征軍共同組成三千部曲,成為劉瑤的專屬軍隊。

這些人統統交給馮延展開特訓。

作為虎步軍這個諸葛亮麾下最強步兵的將領,馮延儘知丞相當年練兵之法。

三千人完全按照虎步軍的方式訓練,一個月後初現效果。

那些遊手好閒的蠻族青年,豪強家的老實佃戶,已然能邁著整齊統一的步伐,在沙場上演練各類攻防陣型。

而這一個月,劉瑤也沒閒著。

他不斷改進、完善葡萄酒、蔗糖和紙張等製作工藝,並培養出大量的當地工匠。

這一日,劉瑤喊來建寧周邊蠻族部落的一名耆老,打算關心下蠻族孩童們的學業。

“殿下,這幫小兔崽子真是不好管。那《對相四言》到了他們手裡,簡直成了玩物一般。”耆老拿出一本被畫得亂七八糟的書籍,連聲哀歎。

顯然,劉瑤幫助蠻族孩童識漢字的計劃,遇到了天性的阻礙。

貪玩,就是孩子們的天性,尤其是這群蠻部裡長大的孩童。

從未學過漢字的他們,根本對那些橫平豎直的文字毫不感興趣。

他們更喜歡的,是旁邊的圖畫。

蜀道衫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