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九龍口(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785 字 21天前

一個多月的試航,又遭遇了襲擊,讓喬銀身心俱疲。到了客棧,他先好好洗了個澡。

跑海最難的就是洗澡了。畢竟淡水就那麼點,得先供應吃喝。如今這一洗,喬銀簡直舒服到了極點,竟然直接靠在澡盆裡睡著了。

當然,這也讓他的身體和精神很快的恢複了過來。

這次一同參加會試的,隻有喬銀,寧遠,還有盧源三個人。即然決定參加會試,那就誌在必得。

唰……

早上起床,大家便來到院子裡晨練。

朝陽下,喬銀手握八石力的“落星弓”,氣血勃發之間,輕鬆就拉成滿月!

“好!”

這讓寧遠和盧源,都是一陣喝彩。

喬銀隻拿到弓樣子,也終日把玩不倦,不知不覺倒把佰數偽手運用得純熟了。

寧遠羨慕地說:“且不論這一招實戰如何,但應試絕不成問題!小銀定然能金榜題名啊!”

喬銀對此,也是頗為期待:“那就借寧大哥吉言!我哥和丁兄在會試對文,咱們就在會試上對武,一同上榜,也算是一段佳話嘛!”

“說得對!”

休整之後,幾人的狀態都恢複到了最佳。眼看大試在即,便整裝向著皇城出發。

出得東郊民巷,喬銀他們一路向西,行不多久就看到了銀京那高大的城牆。

主城城牆有五丈多高,重重疊疊,一直延綿到遠處的一方稻田;稻田儘頭就是白浪江。

喬銀倒還知道,過了江,那邊就是宗人府。

京郊的稻田是皇家禦稻,有專門的官吏負責管理。哪怕休耕,也有人填土漚肥。

正中間連通大道的,就是東直門城樓。

城樓比城牆還要高出一丈多,中間拱門就有兩丈半。巨大的城門要上百個兵丁才能推開。

此時正值會試期間,開的正是主門。

主門是官道,朝庭命官,或有功名的人在此登記;兩側副門則是尋常百姓,過往商旅接受盤查。

銀京是大肅都城,人口管理自然比地方更嚴。

但凡有會試,祭天,祭廟,祭聖,朝庭都會借機清查戶口,防止黑戶流竄其中。

城門外,來往行人不斷;更有很多是牽著騾馬,駱駝,車輛的。入城時都要接受兵丁的盤查。

喬銀他們自然也不例外,不過拿出泯南官府開俱的通行證明,很順利就入了城。

“嗬,這國都就是不一樣!”

一進主城,寧遠就忍不住再次感慨。

銀京是六朝古都,也擴建了好多次。進了主城內部,偶爾還能看見前朝的舊牆,古香古色。

不同於城外的民巷。在地方鶴立雞群的高房雅樓,民巷街市兩邊也是一座挨著一座。儘顯富賈雲集之繁華,卻也不及銀京主城這般厚重。

且不論那些歲月侵蝕都無法掩蓋的輝煌樓宇。

像最有名的吃處醉陽樓,原址便是大常王朝莊郡王府。院內亭台樓閣,鳥語花香,處處都是雅意,完全沒有一般酒館那般喧囂。

號稱彙集天下名珍的聚寶齋,也是大康首富的私宅擴建而成。普通州縣隻有大道才會輔設的青石路板,這裡的小街小巷都條條平整光滑。

據說聚寶齋隻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哪怕是喬銀的血紋刀,“落星弓”,或許弓馬鋪裡沒有,但隻要進了聚寶齋,沒準就能淘到一把。

而最讓文人雅士向往的西林書苑,自古就是南方士人彙聚之所在。敢來這裡品詩會友的,如果不是幾代翰林出身,都羞於打門口路過。

當然,不懂風雅的人也有世俗的去處,比如便宜坊。

北方來大肅做生意的關外人,還有海外來此求學的東瀛人,高麗人,南安人,漸漸定居下來,也形成了一片片異域風情的小街。

寧遠他們甚至還看到了泯南街。當然人家在京城定居好幾代,早落戶在了銀京。

至於其他的所在,但凡問一問,都有人能說出不簡單的來曆。哪怕是街邊賣燒果子的,恐怕都是百年老字號,一塊芝麻餅都帶著深深的曆史厚重感。

可以說,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文化,都儘可能的把自己最榮耀的一麵展現出來,隻為在這座古都內留下一抹的顏色,讓人能看到自己。

這就是銀京,世界最鼎盛繁華的都城。在這裡,有錢隻能代表你算個人,但離身份還差五代努力。

不過重新回京的喬銀,早已沒有什麼感歎了。那些雕梁畫棟的樓台,寶氣光華的街市,隻不過給他一種熟悉又很陌生的印象而已。

行了一個多時辰,喬銀一行才走完了東直長街,來到了皇城外門,景陽門。

……

今天的景陽門分外隆重,整整七柄華蓋分立在大門兩側,手持華蓋的太監個個神色肅穆,紋絲不動。

景陽門前偏左的位置,也就是九龍口,放著一張兩丈餘長的大案。

長案後坐著三名頭戴烏金紗冠,身著蟒袍的官員,他們身後還站著一排橫刀立馬的侍衛。

這排身著暗金裙甲,腰掛冰裂紋極品戰刀的侍衛,叫做龍乾衛。屬正三品武職。

據說這些人個個都是巔峰大宗師,甚至可能還有武聖!是守護皇帝安危,地位最高的勇士。

要知道,冰裂紋鋼世間都沒有多少,更何況能是能佩戴它們的人。

可以說這是整個大肅挑選出來的,最武勇,同時也對皇帝最忠心的一群人。

但他們今天卻站在了景陽門,因為這裡是負責會試報名的吏部和禮部的露堂。

大肅官員,正裝都要著補服,戴烏紗。蟒袍和烏金紗一樣,屬於吉服。

吉服四品以下著四蟒,四品以上著五蟒,戴烏金冠;一品以上至公爵,著九蟒戴紫金冠;王爵著五行龍戴赤金冠,太子著九行龍戴玉冠,皇帝著九正龍戴冕旒冠。

這樣的禮儀,隻有大典時才會穿戴。可見武科地位雖不及文科,但在表麵上還是很隆重的。

九龍口外,是一道很長的走廊,從欄杆到台階都是漢白玉修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