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才你說的,第二個想法是什麼?”
幾次談話下來,高洋對高殷的期待越來越高,每次談話都有新東西、新玩意兒,簡直不像是自己當初那個讀書讀傻了的漢兒,倒像是一個天賜的英傑。
莫非老子把他打開竅了?
高洋捏緊了拳頭,乾脆對幾個幼子也動手好了。
高殷不明就裡,還以為這家夥犯病了,連忙說:“不知父皇知道西賊的府兵製?”
雖然後人叫府兵製,但時人是不知道的,高洋想了想:“你說的是黑獺假托周典置六軍,開的那個百府?”
他冷笑:“也不知道開那麼多府有什麼用。”
雖然府兵製是眼下一種優越的製度,但實際上是一種分權的手法,上下府兵階級分明,其他幾個柱國與宇文泰處於同等級的地位,是分割自己的權力、對其他軍頭的拉攏,來保證西魏軍心不散的手段,一如魏時的大丞相高歡,大丞相再如何尊貴,不稱帝,終究也是臣格。
然而宇文泰的個人威望,就和高歡一樣,在西魏遙遙領先,所以名義上柱國平級,實際上柱國都要聽宇文泰的。
隻要宇文泰活著,這一點無關緊要,但如果他死了,那就差距極大了,因為官職和爵位可以有子嗣繼承,但個人的名聲與威望就要重新計算,否則原先的高殷也不會被趕下台了。
因此宇文泰才需要托孤宇文護,宇文護恐怕自身的威望不足,才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禪讓,建立北周,和高洋稱帝的原因如出一轍。
也因此,宇文泰極其忌憚獨孤如願,乃至把他的名字從如願改為了信,來展示自己在獨孤信之上,因為獨孤信是唯一一個可以挑戰宇文泰地位的人,他曾是賀拔勝的舊部,賀拔勝的弟弟賀拔嶽如果不死,那建立北周的將會是賀拔嶽。
也是在宇文泰死後,趙貴試圖鏟除宇文護奪權,被宇文護殺死,宇文護順帶以同謀罪免了獨孤信的職,逼獨孤信在家自儘。
所以府兵製雖然好,但高洋不屑一顧,對他而言再造這麼幾個柱國沒有意義,反倒會觸動原先的勳貴格局,徒然讓國內不穩。
“是,百府隻是宇文泰分權拉攏諸將的手段,但還有另一項作用,若是西賊讓府兵們農閒時訓練,平日耕作土地,戰時從軍作戰,則軍心將大增。”
“這些士兵平時就是農民,不需要多耗錢糧養兵,還能讓他們種地開荒,隻要確認這些地是他們自己的,他們就會樂意之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作戰也會舍生忘死。”
高殷點破了府兵製的奧妙。
府兵製是建立在均田製的基礎之上的,既國家有著充足的土地,但人口不足,於是允許人民自己耕種,到了一定時間就承認這片土地為該民所有。
在分發土地這件事上,高歡的東魏選擇了拉攏六鎮勳貴以及世家大族,民眾和土地被這些貴族所圈,使得高歡得到了他們的支持,構建了“高王命運共同體”,但這是有代價的,高王乃至齊帝惠及人民的很少。
相反,西魏較為弱小,因此西魏才沒有東魏那麼強大的門戶之見,隻要能抵抗關東軍,不管是鮮卑人還是漢人都可以,隻要不讓東人進來,我們就是自己人。
而這些分發的土地,到了底層流民和百姓的手中,為了守住自己的土地,他們一定會發奮作戰。
當然,這個時候的周國還沒有開始讓府兵製兵農合一,那是楊堅建立隋朝十年之後才開始進行的改革,在此之前,它的作用是廣募關隴漢族豪右,重建中央軍,鞏固宇文氏勢力,把軍將轉化為政治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