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剪輯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導演要全程參與其中,不需要的鏡頭剪掉,需要的鏡頭留下。
也有很多導演不參與剪輯之中,拍完片子,有專門的剪輯人員,這些人員根據電影公司指示,留下娛樂商業化的鏡頭,把導演天馬行空幻想的鏡頭剪掉。
還有一部分是電影公司強迫導演剪輯,比如《美國往事》,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剪輯出229分鐘的成片,製片方嫌棄影片太長,影院和觀眾的雙重打擊。
229分鐘,是影院播放兩部電影的時常,隻播放一部,這個風險是很大的。
還有觀眾的膀胱受不了。
畢竟三個半小時多。
製片方剪輯成139分鐘,在美國上映,反響一般,票房也一般。
此後萊昂內再也沒有拍過電影,1989年鬱鬱而終,享年60歲。
一部不錯的電影,因為剪輯的問題,變成一般的電影,所發生在電影界的事,屢見不鮮。
在小型放映廳內,20分鐘放完沒有經過剪輯的《標簽》,趙世勳三人跟著工作室人員來到辦公室。
“你們有什麼要求?”
“貼標簽的人,我想做成馬賽克特效,隻有黑色和白色手漏出來。”
他說完這句話,金聖勳垂頭喪氣,好不容易拍攝的短片,要把他做成馬賽克人。
“還有呢?”
趙世勳繼續說道:“還有馬賽克人拿出來的金磚,我想要做成金黃閃閃的特效,最好看不清是什麼。”
“要帶光嗎?”
當然帶光,有光就是藝術。
“代光。”
“20分鐘膠片,你要剪成多少分鐘的?”
“10分鐘左右。”
工作室人員點點頭,用筆在桌子上記錄。
不一會抬起頭,報出價格:“兩個特效,還有剪輯10分鐘鏡頭,380萬韓元,簡單特效一個100萬,剪輯180萬。”
趙世勳沒有想到後期製作這麼費錢,這380萬也太多了,比拍攝還貴。
“能不能便宜些?”趙世勳問道。
“年輕人,才380萬韓元,要不是看你能拍點東西出來,我們這裡根本不給你剪輯,最少350萬韓元,不在這做,你們就去其他公司看看。”
350萬韓元,27343RMB,對於後期製作工作室,確實屬於可有可無的小活。
忠武路就一家後期剪輯工作室,不在這裡做,隻能去找電影公司,可是電影公司會給他剪輯嗎?
“今天能開始剪輯嗎?”
工作室人員回道:“不能,我們這裡就一間放映廳,現在正剪輯一部長片電影。”
“什麼時候能開始剪輯?”
“下周六你過來,現在給你做特效,下周給你剪輯。”
“好,那我下周六過來。”
趙世勳剛要起身,被工作室人員叫住。
“等等…!”
工作室人員指了指膠片:“現在給你做特效,先付150萬韓元押金。”
可能怕他哄騙他們,趙世勳答應下來。
交150萬押金,剪輯完成後再支付200萬尾款。…
收好收據,趙世勳三人出工作室。
“世勳哥,後期製作怎麼這麼貴?”金聖勳問他
趙世勳心想,這還算貴,後世好萊塢後期特效,很多都是幾千萬美元,換成韓元都是幾百億。
“不貴,是咱們拍攝沒用多少錢。”
在忠武路溜達一會,馬上到中午飯點,三人去吃石鍋拌飯。
下午趙世勳回學校休息,金聖勳和金賢宇回家休息。
………………
回到學校,在ATM機查詢餘額,4523500元。
現在他就剩452萬韓元,還有200萬後期剪輯沒有支付,他可支配餘額隻剩252萬韓元。
還好再有一個星期,《文化日報》的稿費,就可以結。
不然他心裡有些慌。
………………
12月8日。
小雪。
漢城氣溫已經零下,趙世勳頂著小雪去買《文化日報》。
報攤老板靠在電爐子旁邊,也在看《文化日報》,嘴裡還罵罵咧咧的。
“這華生真可惡,要是被我抓到,非要把他的手折斷!”
趙世勳微微一顫,華生不是彆人,正是他的筆名,《醉畫仙》連載肯定不能用真名,他就給自己起一個華生的筆名。
華生,華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