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盤鋪麵(2 / 2)

一路聽下來,南北坊治理極好,北坊良性競爭為上,倒也不存在哪家壟斷客源行業的說法,至於南坊經營項目不同,比起酒樓食肆更注重品牌,像珍翠樓這樣的,幾乎在鎮上首飾行業獨占鼇頭。

楊彩芽認真記在心裡,李富貴帶著眾人止步在北坊前段靠後的地段,指著兩家相距不過半箭地的鋪麵,先簡單介紹道,“這兩家原本就是做食肆的,東家收手不做了才要盤鋪子。兩家都要價八十兩,裡頭東西都是現成的。”

說完走向第一家,讓看門的進去通傳一聲,帶著楊家人直接進了鋪子。

東家得了信轉出後院,由李富貴引見過,就親自帶著楊家人看鋪麵和後頭院子。

這家鋪子是老店,做了兩代人,鋪麵比青山牙行小一圈,食肆所需物什倒是一應俱全,就是老舊了些,要翻修的話勢必得多花一筆錢,才能打理成楊彩芽想要的樣子。一進後院中規中矩,住人倒是沒問題。

楊彩芽一行人看過一圈,問了幾句鋪子原先是賣什麼的,生意如何便也不再多說,和東家說好今天內給答複,便跟著李富貴往下家去。

第二家的格局大小和第一家大同小異,新舊程度上比第一家略勝一籌,不過地段已經快出了北坊前段,店外熱鬨程度比第一家就減了許多。

李富貴聽楊家人照本宣科問過一遍,領人往第三家走去,不由建議道,“這兩家鋪麵差不多,價格一樣。論地段,還是第一家好。那東家收手改在南坊開布匹店,家裡小輩也是走南闖北的行商,家中境況在鎮上也算是小富商戶,不是個差錢的。拿著翻修的事跟他說道,這八十兩還能往下說,依我看,減個五到十兩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是看出他們不滿意第二家的地段了?

察言觀色的本事真不是蓋的,不過地段不是首要條件,重要的是客人定位。

一聽兩家原先賣的東西,就知原來東家是打著和臨近酒樓飯館搶客人的主意,薄利多銷也能做得長久,隻可惜不如酒樓飯館定位準確,留得住客流。

而第二家姑且不論地段,鋪麵所占位置實在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店頭新一點大一些能看。

楊彩芽心中也確實偏向第一家,聞言卻仍舊不動聲色笑道,“多謝李二叔提點,這不是還有第三家沒看嗎?看過了我們再做決定。”

“這第三家就是上回我和彩芽姑娘提過的,鋪麵最大的那家。”李富貴是個說話有分寸,聞言也不再多嘴拿主意,隻就事論事道,“之前想著這家鋪麵比青山牙行還大一些,最符合您家的要求,這才特意和彩芽姑娘說了聲。可惜就可惜在地段上,北坊中段靠後。比剛才去過的第二家還要偏些。”

這些楊彩芽是知道的,李富貴這是特意說給楊家其他人聽的——雖說他知道楊彩芽才是當家的,但說到開店做生意,他還真不認為楊彩芽一個小姑娘能比白叔幾個大人拎得清。

李富貴不知內情,出於好心,便憑著經驗和白叔幾個說道起北坊的生意經。

他人麵廣,家中從他往上都是做牙儈的,就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說出的話卻也不虛。

眾人倒是聽得認真,到得第三家店外才止住話頭,和東家打過照麵才細細相看起來。

第三家原先做的不是食肆生意,而是腳店生意。是以店麵是比照著腳店來的,裝修簡單,隻講究地方夠寬敞夠大好方便住客往來進出,店頭除了十幾套桌椅外再無他物,煮水燒菜的灶台就在鋪麵尾端牆角,也沒個遮掩,穿過鋪麵的後門,就是後院。

後院也是一進院落,比頭兩家要大一些,五間上房和東西三間廂房屋內,全都加裝了木門隔開,用來做客房。為了方便住客吃飯用水,在原來一個廚房的基礎上,另外砌了個小廚房出來。

北坊後段都是大小腳店,這第三家正在後段打頭的位置,正正如一道分水嶺,隔開了北坊前中段的酒樓飯館和食肆。

一行人前後仔細看過,都對大小和采光十分滿意,就是地段不好。

白叔見楊彩芽不說話,便打頭又將之前問過的話問過一遍,和東家說道,“勞煩東家了,我們一家子商量過後就給李二哥答複。”

李富貴跟在一旁進進出出,自然細心留意楊家人的神色,心知這是沒看上,已經盤算著和第一家講價的事,聞言便和東家告辭,“您等我消息,最遲晚上就給您回信。”店鋪剛放給李富貴找買家,東家倒也不急著出手,聽牙儈和買家都這麼說,客氣應下,抬步送人出去。楊彩芽卻是沒動,皺眉沉思片刻,擺擺手道,“等一下。”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