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喪報(1 / 2)

何文靜將漕幫幫主和曲定的幾家大戶送走, 心情不錯的回了後宅。

何音還在掰著手指頭數數,見何文靜進來,眼睛立時一亮, 歡喜的撲上前去叫道:“爹!我已經能數到十了,晚上我要多吃一塊糖糕!”

“好。”何文靜笑著摸摸她的頭,把她抱到膝上逗她說話。又陪女兒玩了會, 見她開始犯困, 就讓人將她抱了下去。

陳秀娘正翻看手中的賬冊, 見此便知他是有話要跟自己說,將賬冊放到一邊抬眼看他。

何文靜就將剛才發生的事與她說了。

“募捐?”陳秀娘驚訝,“城中的幾家茶商、糧商們雖說個個家財萬貫, 可是要他們平白舍出錢來, 也不是易事。”

“沒錯,所以我已命綠營千總嚴查漕運多日。”何文靜也直接道。

這下陳秀娘明白了。

自她來曲定之後便用嫁妝銀子請了管事賬房, 如今也開始做南北貨生意,對這方麵的事也算了解一些。

漕船一般都是隻運官糧,有時也會運送一些朝廷指定的貨物,不過主要還是運輸供皇宮內飲食、朝廷官員的俸祿糧米, 又或是軍餉、賑災糧等用途的貨物。

不過這些都是表麵上漕船所運之物,實則一般漕幫的水手們都會在漕船中放些私貨隨行運輸。

朝廷下發給漕司衙門的俸銀幾乎不可能原封不動的下發到漕幫手中, 有時經過層層盤剝之後甚至還剩不到五成。

所以漕幫有時便會自運或是與城中幾家大的商戶合作運私活, 算做添補。

兒這些商家願意鋌而走險的原因也很簡單, 這些漕船來往之地都不近,或是從北到南、或是從東到西,南北易貨,獲利頗豐。

再加上又有官兵護航隨行,隻要不出意外, 基本就是穩賺的買賣。

如今夫君嚴查漕運

“那漕幫的人豈能乾休?”陳秀娘有些擔心的問道。

何文靜歎口氣,麵色也有些沉重:“自是不能乾休的,之前查漕船時河標兵就已經與漕幫水手大打出手,就說剛才在堂上,那漕幫幫主麵色就很是不善,可惜我也不是怕事的。”

沉吟片刻,陳秀娘又問:“那如今這是都談妥了?”

“自然是談妥了。”何文靜低笑一聲,“隻要我這裡不退,那麼退的就隻能是他們了。”

他給出的條件就是讓他們捐銀,而且要捐夠白銀一萬兩,名目就是賑災。

“那我明白了,夫君就放心吧。”陳秀娘淡淡一笑,兩人心照不宣。

====

又過了幾日,府台大人在城中酒樓宴請曲定的士紳富商,而且連漕幫、漕司衙門的各屬官也都請了來。

等酒宴過半,何文靜執起酒杯,與眾人感懷此地民生艱辛。

然後曲定本地的幾家大戶就紛紛主動表示,願意捐銀幫助災民,且捐銀的數目一人比一人多。

那些並不知內情的商戶見此情景,騎虎難下也隻好跟著捐銀,隻臉上神情比割肉還痛。

前廳裡氣氛微妙,而另一處花廳中的眾人也是各個心思百轉。

何文靜是新任府台,因此在他之下的屬官夫人,以及城中幾家大戶的當家主母們也在第一天就給陳秀娘遞上了拜帖,要麼請宴,要麼賞花,總之未斷絕過。

陳秀娘不喜交際,這些人遞來的拜帖來她也不總見,隻偶爾挑幾家親近些的請進來說話。

像今天這樣將這些夫人們齊聚一堂的事還從沒發生過,因此眾人都有些迷惑。

可等宴會行到一半,台上唱戲的戲子退了下去,又換了評書先生上來,開始講逃難女子賣身葬父的故事後,她們就明白了,這是宴無好宴啊。

眾夫人正打算尋借口回府,誰知府台夫人卻先一步開口,先是命人打賞台上的女先生,然後就說她實不忍見此骨肉分離之事,想帶頭給災民們捐些銀錢,讓其餘夫人可量力而行,隻要全了心意就好。

可真要她們隨意又怎麼會說量力而行?

聽說府台夫人也不是大家出身,可放在盤中的金釵卻是赤金打造的實心頂釵,她們倒是想隨意拔支珠花了事,可這麵子卻實在下不去。

所以府台夫人讓她們當著這麼多夫人的麵捐銀,本就不安好心。

隻不過就是再知對方用心險惡,如今她們也隻能吃這個暗虧,既然破財免不了,那體麵總是要維持住的。

於是,憋了一腔怨氣的眾位夫人便開始暗中較起勁來,到得後麵,甚至有人將手上的戒指都擼了下來。

等兩邊宴會都結束,將所捐之物都歸攏在一處,粗粗算下來竟也差不太多。

何文靜看著紅綢上擺放著的各式釵環,也感歎不已。

其中有好些一看就名貴非常,折算成銀子不一定比一些大戶捐得少,也不知道他夫人是怎麼讓這些人捐出來的,實在太厲害了!

陳秀娘隻笑而不答,說她山人自有妙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