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盛世
武帝駕崩,朝廷大動。但在楚墨強硬手段的鎮壓下,又有衛青去病坐鎮,很快就穩定下來。朝廷開始了皇帝駕崩後的喪禮儀式。
於靈前,鉤弋夫人一身白衣,欲顯傾城楚楚可憐之色,她緊緊抱著懷中僅五歲的劉弗陵,害怕地望著前麵的少年和女子,尤其是女子。一身白衣,卻不顯柔弱,那表情雖平靜,卻讓人感到恐懼。
劉弗陵不知所謂,一派天真,“母妃,父皇呢?陵兒要父皇。”
劉弗陵感受著周圍嚴肅悲哀的氣氛,又找不到父皇,哇地一聲大哭起來。
鉤弋夫人連忙低頭捂住了劉弗陵的嘴,對他天真純澈如小鹿的眼睛搖搖頭。她剛抬起頭,卻見一道白色的身形映入眼簾,正是皇後,衛子夫。
楚墨摸摸劉弗陵的頭,劉弗陵撲到楚墨懷裡,仰起滿是淚痕的小臉委屈巴巴道:“母後,父皇他在哪?陵兒要父皇,父皇不親陵兒了。”
鉤弋夫人詫異地看著幼子竟然如此親近皇後,但不敢說一句話。
“你雖沒了父皇,但有皇兄,去同你皇兄與父皇磕頭。”楚墨平靜地對劉弗陵說,然後瞥了鉤弋夫人一眼,便拉著劉弗陵站到武帝棺木前。
兩個兄弟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然後站起來。太子頗有長兄風範,摸著幼弟的頭道:“弗陵,你可要不負父皇之願,做個文武雙全,賢明有德的人,護佑我大漢錦繡江山。”
見劉弗陵認真地點點頭,鉤弋夫人落下驚喜的淚來。她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生怕皇後和太子會害了她和陵兒的性命,一時是又羞愧又感激,也想,怪不得後宮眾人皆歎皇後聰明賢惠。
其後,武帝葬入霸陵,太子登基,新帝改元為元德,開始一個新朝代的治理,也將延續漢武盛世的輝煌。
劉據登基大典之後,楚墨受封為太後,入主長樂宮輔佐新帝劉據處理朝事。她還在國政提出一些先進合理的政策製度,指導劉據融會貫通才安心。
這天,楚墨如往日一樣,在帝座一旁聽政後下朝,就遇到了史夫人。史夫人是太子宮昔日的一個良娣,如今甚得帝心帝寵,劉據登基時封為婕妤,前些日子又晉了夫人之位。
史夫人哭哭啼啼地拜在太後與皇帝麵前,劉據不耐地翻翻眼,仍保持的帝王的風度威儀。
楚墨詫異地望他一眼,聽宮人說據兒對這位史夫人甚為寵愛,可如今看來,傳言有誤。
史氏起來後,麵上梨花帶雨,對太後皇帝控訴皇後柳氏的惡行,“母後,陛下,皇後她謀害進兒,進兒如今生死不明,您要為臣妾做主啊!”
進兒就是劉進,劉據的長子,夫人史氏所出,劉據如今有一子一女,長女後妃姚姬所出。
楚墨對兩孫子孫女也不是十分看重,倒是對劉進未出生的兒子未來的漢昭帝有幾分興趣,她還未回過神來,就見皇帝已匆匆跑去史氏的宮殿。
“你下去吧,”楚墨看了她一眼,知曉她素來不是省油的燈,事關皇嗣,皇帝必不會偏袒誰,這個史氏,有心機,可惜太淺,在她眼中還不夠看。
楚墨倒是挺喜歡皇後柳氏,皇帝雖對柳氏不聞不問,柳氏受儘冷落,但為人恭謹孝順,不惹他人,可彆人惹上門來,她也不退縮,很得楚墨的喜愛,
史氏若是老老實實的,自然是未來的太後,太皇太後,若是不老實,楚墨微勾唇角,她不介意除掉她,免得教壞了未來的天子。
史氏憤恨地揪揪手帕,太後占著椒房殿,把持朝政,還對自己的長孫毫不關心,反是喜歡柳氏那個賤人。
正值盛夏,楚墨揮退了史夫人後,徑直回長信殿用了一碗冰涼的梅子湯,聽著殿下的宮人一五一十地稟告了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是史夫人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
第二日,便出了結果。太後諭旨皇帝聖旨,雙雙下至史夫人宮殿,夫人史氏毒害親子並且嫁禍皇後,德行有失,辜負聖恩,天理難容,廢其夫人之位,打入冷宮,長子劉進交由皇後撫養。
聖旨一出,六宮皆驚。
姚姬摟緊了懷中的女兒,慶幸自己沒動不該動的心思。陛下和太後都是不簡單的人,她還是老老實實過自己的日子。
劉進康複之後,皇帝攜了他來長信殿給楚墨請。楚墨賞了劉進一塊龍紋玉佩,笑著問皇帝,“據兒,莫不是你寵幸史氏,莫不是做給皇後看?”
劉據自登基為帝,便一派嚴肅老成的樣子。這時倒不好意思地笑了,“朕鐘情皇後,可皇後卻是冷心冷性的,朕才用史氏激她一激,沒成想讓母後瞧出來了。”
楚墨神秘一笑,對劉據耳語一番如何如何。不久之後,果然見帝後關係大密。
過月餘,太後壽辰,一眾臣子親屬皆進宮賀壽。衛長公主與駙馬,衛青、霍去病及其親眷,公孫賀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