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包青天之宋帝(2 / 2)

“這賞金獵人與我說了,他誤以為我也是賞金獵人,這才逼我離開中牟。他接這件案子,也是與範大人私下的口頭約定。”展昭撫摸著劍柄,耐心地與大人解釋道。

“原來如此,”包大人明白了緣由,卻仍是愁眉不展的樣子。

公孫先生略一思索,便問道:“大人不必擔憂,賞金獵人乃是官府為彌補人力不足,提高破案效率而特設,範大人並無違法之處。”

“這倒不妨事,本官隻是擔憂賞金獵人會阻擾我們破案。”包拯爽朗一笑,道出了緣由,又說,“公孫先生如此說,明日本府便要範桐取消懸賞,如此便無礙了。”

公孫策含笑點頭,與展昭各去休息,一夜無話。

第二日,包拯便令範桐停止了懸賞追緝。他詢問賞金打何處來時,範桐急急忙忙地解釋了,還在包拯麵前極力誇讚這孔大善人。

包拯生了兩分好奇之心,又聽公孫先生言明孔儒主動為孕婦施藥,便決意親自登門拜謝,探一探這孔儒的底細。入了孔府,見了孔儒,範桐隨侍身邊。孔儒那行善積德的偽善外表雖能騙了範桐,誑了百姓,可逃不過包大人那雙閱儘千帆,審過無數狡詐陰險犯人的厲目。

孔儒與包大人以主賓之禮相談甚歡,他派出的江湖敗類卻為展昭的威勢所退。展昭認出了他乃是小俠艾虎,於是改了主意,是夜將他帶到了包大人麵前。

艾虎從小混跡於江湖,身上有江湖中人的豪氣不拘。他也與官府中人打過不少交道,可在人麵前一向是傲氣冷冽的。在包大人這個剛正不阿,宛若長者的人麵前竟局促起來,但未失他的爽朗性格。

“艾虎見過包大人。”艾虎拱手,施了一個不倫不類的抱拳禮。

包拯上下打量艾虎一通,見這少年眉目俊秀,又生得一身正氣,不覺撫須讚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小小年紀便有了為民除害之心,可算是難能可貴了。”

展昭將留下艾虎協助辦案的想法說明,包大人卻蹙著眉,一言不發。公孫先生走到艾虎麵前解釋道:“大人如此說也是有所顧忌,那些人追殺你必然不是為了賞金。可縣衙又未曾公告懸賞,那些人不是為了賞金,目的又何在。”

艾虎蹙起秀氣的眉思索片刻,揚眉道:“包大人是怕有我這個賞金獵人在,凶手龜縮不出,大人破案也就難上加難。”

公孫策很是欣悅地點頭,在心裡讚歎艾虎的聰惠上道。艾虎卻神色一頹,“若是如此,我也隻好離開中牟縣。”言罷,轉身欲走。

展昭心裡一向欽佩這艾虎的品格作風,他雖年少卻能見義勇為,與他如出一轍的性子,令他心生同情不忍。可展昭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上是一把好手,在心機計謀上便差那麼一點兒,所幸作風磊落光明的江湖人士不講究這些。

是以,展昭將目光投向了公孫先生和包大人。包大人成竹在胸,“艾少俠且等,辦法倒是有,不過一切皆得聽本府吩咐。”

艾虎忙轉過來身子,故作穩重的臉龐上顯出少年人的急切來,“隻要讓我留在這裡,我願意聽從包大人的一切安排。”

包拯敲定了主意,第二日艾虎便上演了一出好戲,佯裝力敵不過,被逼離了中牟縣。當夜裡,宿在荒郊。

與公孫策商定主意後,包拯令範桐遣派捕快巡查那七位孕婦家裡,而凶手鎖定的目標頭胎三家的則夜間被展昭、艾虎和張龍趙虎分而護之。

公孫作為一個書生,早些年也是讀過兵書的人。有他這個軍師定下了計策,包大人大張旗鼓地回了開封府,宣稱考察縣政完畢。底下委了展昭等人在此,有了風吹草動叫他立刻來中牟。

一幫凶徒也不過是目光短淺的家夥,更要緊的是他們耐不住時間的消磨,急著要剖腹取胎兒臍帶中等我血液。最後拘捕時,主謀孔儒原係在捕的江洋大盜九指飛虎童祿拒捕被殺,同謀劉洋判秋後問斬,而充當劊子手的鐵駿,被判鍘刀之刑,當場行刑。

包拯自向楚墨稟了洪阿嬌一案的時候,以後這案子便寫了奏章回稟皇帝,再由他問話。楚墨是心中有丘壑,有思量的人,是要做胸懷天下的帝王。

楚墨將案情撇開不談,重點是對那範桐縣令的考量,這名字起得也委實不差,這範桐除個飯桶之外,彆無所長。

“包子卿,中牟是京畿之地,開封府直轄的地方。這範縣令身為地方父母官都如此昏聵無能,焉知其他府縣的官員不是如此?”楚墨長眉一挑,深黑的眸子裡怒氣沉沉,麵上顯不出分毫。

近來軍營那邊又出了事,一群動不得的文官勳爵挨著上奏,參奏蕭將軍等人所作所為有違祖宗之法,以悖逆先帝先祖為由,請楚墨貶了他們,還給楚墨安了一個不孝的大帽子。

“若大宋皆是這般無能之官,朕將先祖數年艱辛征戰,這大好江山都敗落,那才是大不孝!”楚墨這些時日色心思皆在軍營那邊,對這幫口舌厲害的臣子文官也懶得想計謀,但若是置之不理,他行改製事,便失了天下輿論與士子讀書人的支持。

楚墨將包拯算計上了。包拯是個愣頭青,連他皇帝的麵子都不給,那些文人臣子就更不用提了。隻要籠絡包拯在手,包拯就是他的急先鋒,大殺器。

包拯聽了楚墨無奈無力,又十分誠懇的說訴,他仔細琢磨了,回去後又與公孫先生詳談過後,也理解了年少帝王的苦心與壯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