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你會算數的呀!你快告訴媽,一斤鹽賣四毛錢,那半斤鹽、兩斤鹽、三斤鹽要多少錢!”劉楠跑到廚房,把三花拉到堂屋裡,急衝衝朝她喊。
三花一臉迷茫,雖然還沒搞懂發生什麼事情,但嘴巴先跑一步:“半斤鹽兩毛,兩斤鹽八毛,三斤鹽一塊二。”
劉母半信半疑,“誰知道三花是不是隨口說的?”
三花知道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也知道劉母不會相信,她笑笑,也不爭辯。
“哎呀,媽你怎麼那麼傻呀?你先拿出四毛錢,我幫你證明三姐說得對不對!”劉楠一直嚷著要四毛錢,劉母沒法子,從口袋裡摸出兩張兩毛。
這就容易了。劉楠把兩張兩毛分彆放在桌子上,“媽,你瞅,這四毛錢買一斤鹽。拿走一張兩毛,就是拿走了半斤鹽。三姐說得沒錯,半斤鹽就是兩毛錢。”
接下來劉楠又給劉母演示兩斤鹽、三斤鹽。劉母有些懷疑地看著他:“小寶,你又說你不會算數?怎麼我看你挺會的啊!”
“媽,你不懂,從題目算出答案是很難的,但是知道答案了再推導就很簡單了。”劉楠這話裡散發著濃濃的學渣氣息。
在劉楠的推舉下,教劉母算數的小老師變成了三花。中午劉父和江大力挑著兩擔子貨物回來,咕嚕咕嚕灌了半缸子水後,問起劉母學算數的情況:“小寶教的你都學會了沒?抓緊點時間啊,過不了幾天他就要去上學了。”
劉母撇撇嘴,忍不住抱怨:“都怪你老是寵著小寶,你知不知道他連算數都不會!差點兒就把我氣死了!去了學校好幾年,啥也沒學到!”
劉父一驚,“小寶成績也還行啊,每次考試都合格呢!期末帶回來的試卷,咱們不都看到了嗎?”
劉母歎氣,“我咋知道他是怎麼回事?可能放了一個多月假,把學過的全還給老師了。”
劉父想了想,“那我吃完午飯去老校長那裡坐坐,問他能不能教教你算數。”
“不用了不用了,”劉母忙拒絕,“三花今早教我算數了,這幾天再跟她學一學,就沒啥問題了。”
劉父震驚。三花?她也行?
午飯的時候,劉父劉母的目光不時落在三花和小寶身上。他們心裡一邊為小寶開解——他是身體不好才沒學好算數的,另一邊卻在反駁——家裡沒給三花交過一分錢學費,她就厚著臉皮在教室外聽課,時不時還被趕走,就這樣,都能比小寶學得好。
午飯後,劉父劉母在堂屋坐著休息。三花把碗筷收進廚房後,便在裡邊忙碌。劉楠剛想去廚房找三花,就被劉父喊住了。
“小寶,你坐下來,爸問你點事。”劉父琢磨了一番後,心裡有了些想法,“你早上怎麼沒教你媽算數,讓三花教啊?”
劉楠噘嘴,有些悶悶不樂,“我不會啊!怎麼教嘛!”
“你怎麼可能不會!是不是三花讓你這麼做的?她是不是跟你說,她也想去學校上課?所以你就讓她教你媽算數,以為我們見她會算數,就會允許她去上學?”劉父根本不相信他的回答,自己找了一個自認為合理的解釋。
劉母聽到丈夫的猜測,猛地瞪大了眼睛,“她敢這麼做?我現在就去收拾她!真是越長大越不知所謂,一丁點兒也不為家裡著想!我真是白生了她!”
下一秒,劉楠嘴巴扁了,撲到劉父懷裡一邊哭一邊斷斷續續地說,“是我、我昨晚聽到你們說,三姐要下地乾活了。我、我不要跟三姐分開,嗚嗚,我不要她下地,嗚嗚......”
劉父在震耳的哭喊聲中耐心解釋:“小寶,你聽爸說。咱家裡窮,供不起兩個孩子上學。你媽身體不好,家裡的地又有很多活要乾,爸一個人忙不過來,你就讓三花幫爸媽減輕一下負擔。再說了,大花二花以前在家也要下地乾活的啊,沒理由三花不用下地啊!”
劉楠不依,先是耍賴式哭著鬨著不讓三花下地,見劉父劉母無動於衷,便開始誇三花學得很好、老師們也說她聰明勤奮,劉父劉母依然搖頭拒絕。
“小寶,爸媽早就決定好了,你就乖乖的。”劉父掀起衣角給兒子拭去眼淚,話裡毫無動搖之意。
門外,三花靠著牆,看著蔚藍無雲的天空,不斷眨動眼睛,把淚意儘數咽回去。
沒什麼好哭的。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