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年冬,秘魯總督區第一次修士全體理事會在裡馬克河岸的利馬城中武器廣場中央的聖多明各教堂舉行。
為召集這次會議,神父阿科斯塔早在三個月前就開始籌備,以秘魯為中心,召集美洲各地傳教士至利馬城中。
並不是每個傳教士都買阿科斯塔的帳,不過當戴著修士長袍的阿科斯塔立在武器廣場教堂門口的回廊下迎接來自各地的修士時,他久經風霜的臉上依然露出欣慰。
“事情比我想象中容易的多,人們至此雖然未必是對印第安人感興趣,但他們還是來了。”
不僅僅各地傳教的修士,還有此時身處利馬的貴族、船長甚至信仰天主教的雇傭軍修士,自港口摩肩接踵的人們穿梭於低矮的房尾、狹窄的街道,彙聚於雙塔大教堂門口,在精美的祭壇前祭拜美洲第一聖徒聖羅莎的遺骨。
是明國使者的到來讓這座城市吸引了更多來自各地的人,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對阿科斯塔神父想要議論的,也就是關於印第安人是否可以擁有人權、財產權、生存權的問題漠不關心,他們更多是衝著阿科斯塔這個人來的。
美洲的西班牙開拓者們人人皆知,於秘魯傳教三年的阿科斯塔有非凡的求知欲,儘管總想著給印第安人以公平、平等的人的地位讓他顯得極為幼稚,但他對明國的事務卻比旁人了解的更多,人們到這來參加他的理事會,更多是為了這個——議論關於明國的事。
其實沒有‘印第安人’這個詞,因為‘印第安人’與‘印度人’是一個詞,所以到二十一世紀美國用的詞是‘美洲原住民’來指‘印第安人’,所謂的‘印第安人’不過是中文對‘indian’的音譯罷了。
因為哥倫布的錯誤觀念,自他拿著西班牙國王至中國大汗書向西航行,將拉丁美洲群島命名為西印度群島,並把當地人稱作‘印度人’,然後流傳開來。
當穿戴各色服飾的信徒自七縱十三橫的石板路進入教堂一一入座,阿科斯塔神父跟著走上祭壇,虔誠地念出幾句經文作為開場白,掃視台下各個麵孔的信徒,掀開兜帽道:“感謝諸位一同至此禮拜,相信諸位都已知道,在墨西哥西部沿海設立的據點,在前些時候已被北方的印第安人掃蕩一空。”
“他們掠奪教堂、焚燒港口,殺死據點中所有士兵。”
“在東部登陸的法蘭西人也被名叫易洛魁人的棕種土人擊敗。”
法國人隻比西班牙人登陸美洲晚一點,他們第一個探險家維拉薩諾在五十年前在加勒比海同土著人戰鬥失敗被吃掉。
他們的運氣比西班牙人差了不止一點,五十年後依然沒能在北美洲東部沿岸建立任何永久據點,往往建立不了幾年就被原住民掃蕩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