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孫翊(2 / 2)

三國有個謝夫人 孰若孤 5358 字 10個月前

孫翊道:“今日無事,便來看看大哥和母親。”和孫權各自在左右側席上坐了。

孫策的規矩極嚴,若有公事不得飲酒,因此府中的侍從隻給二人上了兩碗茶湯。主位的案頭上擱著一紙薄薄的信箋和一道名刺,孫策將那信箋遞給孫權,道:“權兒,你看看這個。”

孫權連忙接過展開細讀。孫策道:“孤今早剛得的消息,陸氏的族人陸尚昨夜裡歿了。”

孫權將那信箋匆匆閱了一遍,又聽得陸尚的名頭,心裡猛然一跳,麵上卻不敢露出分毫神色。

孫策向後在背靠上倚了,指尖無意識地敲在烏木桌麵上,發出細微卻沉篤的聲響:“咱家與陸氏一族的仇怨由來已久,當年父親死後,我在袁術手下帶兵,曾奉他之命攻打過廬江太守陸康。陸康是漢室任命的官員,又是當時陸氏家族的宗主領袖,那一戰我率兵圍城兩年之久,陸康誓死不屈,城破後自儘謝罪。陸氏一族原本人丁興旺,戰後族中成年男子死傷殆儘。因此咱家與陸氏,說是有血海深仇也不為過。”

孫權匆匆閱畢,將信箋裝入封中收好,蹙眉道:“陸氏是江南四大氏族之一,與顧、朱、張氏並稱為吳四姓,世代居於吳郡。這四大家族中曆代在朝廷為官者數以百千計,積累下家財無算,田產阡陌相連,奴仆騾馬成群,甚至坐擁兵眾部伍,在吳郡乃至整個江南都是首屈一指的豪族,勢力盤根錯節,氣焰遮天。咱家如今雖坐鎮江東,但與他們相比,算是外來勢力,說句難聽的,吳四姓數百年來高高在上慣了,如今一朝被咱們家騎在了頭上,如何能服氣?況且吳四姓向來族內通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咱家與陸氏有仇,便是與四姓有仇,虧得大哥屢屢以武力彈壓,他們如今才肯稍稍低頭。”

孫策歎道:“當年你公瑾義兄也曾勸我趁早脫離袁術自立,休要攻打陸康,以免與陸氏結仇,我一時躁急沒有聽他的。如今立足江東,果然明裡暗裡頗受吳四姓的掣肘,舉步維艱,卻是後悔也晚了。現今顧氏的族長顧雍、張氏的族長張允、朱氏的族長朱桓都已在孤的麾下出仕任職,雖則還都有些不馴,但明麵上好歹過得去了。唯有陸氏久召不至,想是還對當年孤與陸康的一戰頗為介懷。”

孫權望著茶碗裡沉浮不定的幽碧茶葉,沉吟道:“那一戰之後陸康自儘,陸氏族中的成年男子也儘皆戰死,那麼如今陸氏的族長應該是陸康的幼子陸績?”

孫策搖首道:“陸績如今尚且年幼,不過十來歲出頭,主不了事。現今替他當家的,是他的從子陸議。陸議雖是他的晚輩,但年紀卻比陸績大幾歲,仿佛和你差不多,算是陸氏一族中的後起之秀。”

孫權隱約聽過陸議的名頭,但孫氏與陸氏向來疏遠,兩人素未謀麵,因此沒什麼印象。孫權凝神細思了一瞬,向孫策道:“此番陸氏族人有喪,對咱家來說卻算是樁好事,大哥若是此時派人前去憑吊慰問,一則可以借此安撫陸氏,二則,陸氏的族長陸績和陸議必定在場主持喪儀。這二人年紀尚輕,平常輕易不出來露麵,隻在陸氏族中隱居避世,我奉大哥之命時常與郡中的世族子弟往來,都從未見過他們。此番便可借機接近二人,若是遊說得當,能使他們在大哥麾下出仕,那陸氏族眾自然會隨之前來依附。”

孫策讚許地看了孫權一眼,笑道:“公瑾常在我麵前讚你聰慧靈通,最擅長人際轉圜、待物交接,果然不錯。我今日叫你來就是為著此事,我與陸氏仇隙太深,不便親自前去吊唁,況且我如今身居侯爵之位,若是太過自降身份,反倒會縱得陸氏驕矜,不將我看在眼裡。但若是派手下臣僚代行,又太過潦草敷衍。你是我嫡親的弟弟,又有官位在身,何況當年攻打陸康,你並沒有參與,如今又向我說出這一番話來,可見此番還是你去最合適了。”

孫權聽得孫策對他委以重任,喜不自勝,起身拜道:“謝大哥信重。”

孫翊在旁聽了自然心下不服,插話道:“二哥如今新婚不到一月,喪禮靈堂那種地方豈是能輕易踏足的?未免沾染了晦氣。我卻是無牽無掛之身,論親疏,二哥是孫氏嫡係,我又何嘗不是?論官職,我雖不及二哥位高,卻也是個茂才。且當年與陸康一戰,我也未曾參與其中,不如我替二哥前去吊唁如何?”

孫翊在孫策麵前與孫權爭功早已不是頭一遭了,兩人為此積怨已久。孫權聽了孫翊的話便陰沉了臉色,但礙著孫策在旁,不好發作。

孫策道:“老三,你有這份心思是好的,但你自小與我性情相似,雖則勇武剛烈,但遇事也易急躁,若是一時受了陸氏幾句冷言冷語,忍不住發作起來,豈不是壞事?你二哥卻善於與人周旋,脾氣也比咱倆和氣些,故此還是他去較為合宜。”

說著轉向孫權道:“待會兒我派人去陸尚府上知會一聲,說你明日會前去吊唁,到時你把謝舒也帶上,一來鄭重些,二來陸尚的遺孀家眷尚在府中,你一個男人,不便與她們說話,讓謝舒代為安撫幾句,也是拉攏之意。隻是你們才新婚不久,我便要你們出席喪儀,實在是委屈你們了。”

孫權聽得孫策如此信重於己,心下頗為感念,忙道:“不委屈,父親與大哥創業不易,與咱家的家業相比,餘事都無足掛齒。況且謝舒懂事知禮,必不會有所怨懟的。”

孫策點點頭,對孫權的應答甚是滿意。孫翊尚自心有不甘,在一旁輕描淡寫地挑了一句道:“方才我聽著陸尚的名頭頗覺耳熟,剛想起來,他的夫人莫不是姓徐?”

孫權眉心一跳,忙端起茶盞掩飾著飲茶。孫策自主位上笑道:“是啊,當年我甫在江東立足,陸氏桀驁不馴,我本想與之結姻以示拉攏,但苦於孫氏族中沒有適齡的女子,倒是徐氏與咱家沾親帶故,又正當嫁齡,我便做主把她嫁給了陸尚為妻。可惜陸尚如今年紀輕輕便死了,徐氏現今算來也不過十幾歲。難為你倒記得真切。”

孫權正將茶碗放下,不知怎地手一抖,碗底磕在烏木嵌玳瑁的案幾上,發出當的一聲脆響,在空闊幽寂的殿內聽來有些突兀。

孫策看了他一眼,孫翊微微一笑道:“我自然是記得真切,當年徐氏的父親在大哥麾下作戰,徐氏與我二哥年紀相仿,二人時常呆在一處,情誼甚好。若不是二哥與二嫂有婚約在先,隻怕二哥如今娶的便是徐氏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