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伺候筆墨的群從荀清見他神色有異,問道:“叔父,這道聖旨有何不妥麼?”
荀彧凝眉不展,將聖旨疊起收入懷中,起身道:“你在此守著,若有官員來奏事,讓他們稍等片刻,我要進宮一趟。”
皇帝劉協清早起來,因曹操出征,不必早朝,用過了朝食,便在寢殿中閒閱典籍消遣。
卯正時分,城樓上的晨鐘剛剛響過,隻見禦侍曹衡從殿外進來道:“陛下,荀尚書求見。”
劉協早有預料,他放下手裡的書卷,起身命人整衣,道:“傳——”
片刻,荀彧進了殿,掀袂叩拜道:“臣荀彧參見陛下。”
劉協忙道:“荀尚書快快請起,尚書每日公務繁忙,今日卻來見朕這個閒人,不知所為何事?”
荀彧平素對待劉協遠比曹操和曹丕等人恭敬和氣得多,因此劉協便隨口說笑了一句。荀彧聽著卻有些刺耳,他謝了恩平身,將帶來的聖旨遞到禦案上,道:“這道旨意是禦侍唐大人今早送去尚書台的,陛下想派人送吳侯夫人謝氏回江東?”
劉協信手拿過那張聖旨翻了翻,道:“正是,有何不妥麼?她當初來朝為質,是因為孫權沒有兒子,如今她既已生下了質子,便理應送返江東。”
荀彧道:“如今司空率大軍征戰在外,許都城內還需以穩為主,吳侯夫人早幾日或晚幾日回江東,並不是什麼要緊的事,為穩妥計,還是待曹司空征戰歸來再行定奪不遲,因此這道旨意,請陛下恕微臣不能頒發。”
劉協微微一笑,接過荀彧的話頭道:“既不是什麼要緊的事,便就趁早辦了又能如何呢?不過是荀尚書抬抬手的事。送吳侯夫人回江東本也是曹司空的意思,從前他就曾在朝會上說起過,朕這也算是為他分憂。”
荀彧抬眼望去,隻見禦座上的劉協一派雲淡風輕,仿佛送吳侯夫人回江東隻是與開禦庫做衣裳一樣無關緊要的小事,然而這背後的玄機,荀彧又怎會不知?他斟酌了一下,沉聲道:“陛下素來英明睿達,那臣便直說了,吳侯夫人身為我朝人質,身份敏感,又與子桓公子在私下裡往來密切,子桓公子現掌著城衛的兵馬,若是陛下此時貿然下旨遣送吳侯夫人回吳,以子桓公子的性子,勢必會出麵阻止,到時非但許都城中要出亂子,冀州的戰局隻怕也會受影響。”
劉協微微挑眉,道:“荀尚書是怎麼知道吳侯夫人與子桓公子私下裡往來密切的?”
荀彧道:“隻是隱約聽到些風聲罷了。”他頓了頓,又道:“但是,臣不能冒險。”
劉協道:“那曹司空知道你聽到風聲了麼?”
“應該不知。”荀彧蹙眉道:“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劉協起身步下主位,走到荀彧身邊,語不傳六耳地道:“荀大人方才料定朕遣送吳侯夫人回吳是彆有用心,乃是因為大人知道子桓公子與吳侯夫人關係匪淺,吳侯夫人一動,子桓公子必定不會坐視。但若大人不曾聽說有關這兩人的風聲,那遣返吳侯夫人,便隻是替曹司空分憂的好事了。”
荀彧心中一震,對上劉協的目光,道:“陛下的意思是讓臣假作不知?”
劉協不置可否,卻道:“文若,朕知道你是個忠臣,自始至終都心向漢室,當初你出仕輔佐曹操,並勸他奉迎朕的車駕,是不忍朕被李、郭二人挾持,顛沛流離。但如今朕落在曹操的手裡,並不比當初好過多少,甚至曹操比李、郭更暴虐專斷!官渡之戰前,他曾當朝誅殺漢臣,血流成河,連身懷龍裔的董妃都不放過,是何等凶狠殘暴?他的確是個雄才,但也是個奸佞!從前他尚且如此鴟張跋扈,若是此番一舉蕩平了冀州,一統中原腹地,那他又會如何待朕?等他揮師南下,吞並了長江以南,那這天下是不是就該易主改姓了?朕不能坐以待斃!文若,朕要你幫幫朕!”
※※※※※※※※※※※※※※※※※※※※
鋪墊差不多了,女主馬上出來:,,.